908 走上正軌-《大宋有毒》
第(2/3)頁
但有一種買賣不管是大宋商人還是海東國的商人都不能插手,有兩支船隊專門往來于開京和幽州海河港之間,掛的都是海東國王的鯨魚旗。
去的時候空載,回到開京滿載,不到半夜不入港,就在海面上兜圈子,路過的商船隊想靠近看看,都被海東國的戰艦驅離。
幽州產什么呢?別說普通大宋商人想不出來,就連去過幽州的王浩也一腦門子官司。那地方有煤有鐵不假,但朝廷明令過不許私人開采鍛造。棉花倒是也種了不少,可大冬天的也不是收獲季節。
按說他們王家可是和攝政王、蔣二郎都有很深交情的常年合作伙伴,這么多年了一直穿一條連襠褲,運送毒藥這么機密的事兒也是王家船隊出頭露面,但這筆買賣愣是沒沾上邊。
時間一長,家族內部肯定有點想法,再然后就該有子侄輩的來找王浩,慫恿老頭去攝政王府走動走動,或者干脆去找海東國王。咱不要大頭,入個股喝點湯總成吧。
“別瞎打聽,有些事兒知道了肯定活不長!”但王浩的反應異常堅決,只要有人來提這個事兒立馬罵出去,無一例外。
“叔父,您別看我,小侄雖然是南福建省高官,但幽州的事情真不清楚,總理也不會和我知會的。”
王家之所以在不到十年間就成了福建地區數一數二的大海商,船隊遍及日本、海東國和南洋,除了因為傍上了攝政王、又在溫家造船廠里有股份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王家祖墳上冒青煙了,出來一位封疆大吏,王雄。
從前年開始福建路就成了特區,接踵而來的就是分省,把福建路分成了南北兩個省。北省由當朝宰輔章惇任高官,南省被促進社委員會交給了王雄。
倒不是說他的能力有多么突出,而是時勢造英雄。新的官制改革中第一條就是本地人治理,省以下的官員不再需要異地為官,而是鼓勵本地人擔任。
王雄就是土生土長的漳州人,促進社里福建人還真不多,他們哥三也算是兒童團二期的元老,又有家族支持,哪怕沒有太多執政經驗也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其實派條狗來當這個高官也和王雄沒太大差別,不是說王雄笨,也不是說他能力太差,而是促進社在福建的根基太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