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噩耗-《大宋有毒》
第(2/3)頁
王八也說不清是從什么開始,促進社中也有了隱隱的派別之分。剛開始她還以為只是順風郵局里的社員如此,并沒在意,但隨著時間推移,她發現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順風鏢局、各地委員會中或多或少的都有類似情況存在。
然后她就利用順風郵局接觸面廣的有利條件順帶著打聽了打聽,大體上搞清楚了是怎么回事。有一群兒童團二期和三期的人,私下里在促進社中又建立了一個組織,自稱湟州會。
這種事兒倒也不新鮮,每一期兒童團的來源都不太一樣,三期、四期基本都來自工匠子女和湟州、涼州。而一期和二期的一部分則來自開封、西京、京兆府的慈幼院。
孩子們從很小的時候就把地域觀念淡忘了,更重視兒童團的次序。一期壓一期,這種身份洪濤也沒規定過,但他們自動接受并延續了下來。
湟州會的出現比較反常,好像是要故意淡忘兒童團的次序,而是用地域團結一部分兒童團成員。團結就團結吧,促進社也沒規定內部不許拉幫結派,別說后面幾期,第一期的孩子里還分成了三四個松散的小團體呢。洪濤依舊沒插手取締,甚至還有鼓勵的意思。
但湟州會并不是類似的松散團體,也不是為了在各級委員會里爭取大多數人,而是打算糾正促進社的前進方向,他們認為在一期的師哥師姐們歪曲了老師的思想,對待敵人太軟弱,根本代表不了廣大勞苦大眾的利益。
想讓新政順利實施,就得像當初在湟州和大名府一樣,運用雷霆手段掃清一切障礙,大刀闊斧的鋪開新政舉措。由此造成的傷亡屬于正常損耗,非但沒有害處,還能震懾反對者。
“你確定他們已經這么搞過?”如果光是想想,洪濤還是不會太在意,兒童團里并不推崇某種思想,也沒有固定的主義,自己只是教給他們基礎知識,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方法去了解大自然、了解社會,怎么想都是可以的。
但如何去操作就就沒這么隨意了,就算試驗也不能直接用到地方官府層面,那不又成后世摸著石頭過河了,陣痛全讓百姓承擔,錯了就錯了,下次接著摸。
“孩兒非常確定,在荊湖南路、江南西路都有湟州會在照此法實行,且效果不錯,新政鋪開的速度明顯比其它州府快很多。這半年多來,江南東路少數州府也有效仿,孩兒有賬目為證!”
王八是個金融管理人員,常年和數字打交道,說話辦事都比較重視具體數字,沒有根據的道聽途說肯定不會當面拿出來和養父瞎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