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節 襄垣-《大宋武夫》
第(3/3)頁
完顏銀術可已經將自家主力集中到了長冶,龜縮待援。馬擴召集天雄、麟府、延綏三軍的將領們商議。
“虜酋在金賊當中,作戰的特點是長于防御,以簽軍構成完整的戰線,而將老女真掌握在手中,以應不時之需,實行反突擊。在其余各縣都有兵力,形成特角之勢。我們必須進行連續的巷戰才能消滅之。此種戰斗是一種精細而不痛快的技巧戰斗,決不能粗枝大葉用密集隊伍一沖了事。”
“太尉高見。”
普六茹伯盛雖然與呼延庚親厚,但畢竟是從家將提拔起來的年輕將領,真正的指揮能力遠不如馬擴。因此普六茹伯盛更多的注重保證軍隊的忠誠,在馬擴需要支持的時候,代表呼延庚給于背書,而指揮事宜都交給了馬擴。
馬擴侃侃而談,諸將無人不服。
談到攻擊準備,他要求將領必須偵察好地形,選擇敵人的薄弱地帶確定攻擊地點,并準備好梯子、炸藥箱等攻城器材。
“襄垣之戰因偵察敵人部署、地形、工事不夠充分,而戰斗器材如梯子準備太少太短而且太笨,尤其隱蔽太差,失去突然性,用兵擁擠,不善于遷回敵人側背,故招致過分的傷亡”
……接著,馬擴一步步講述攻城和巷戰的步驟和戰術。如隱蔽接近城垣、姆破開辟突破口、突擊部隊的戰斗分工與協同、搶占制高點壓制弓箭手、縱深發展和巷戰、圍三缺一使敵逃跑并于野外伏擊等。
關于追擊和伏擊戰術,馬擴根據金兵以兩翼包抄,鐵浮屠正面沖擊的戰法,制定了誘敵深入、圍而殲之的戰術。即先以小部隊接敵,偵察敵情后“節節佯退,煙花報警,誘敵深人。主力則秘密隱蔽,集結于敵來路的兩側地區,以寬橫地形設伏,步兵列出偏廂車大陣。誘導敵人騎兵投人我伏擊地區,而后消滅之。或以必要部隊鉗制其兩翼的輕騎,而以主力抓住中央的重騎兵和大隊消滅之。”
在廣闊而復雜多變的戰場上,河朔六鎮兵馬那種擺開偏廂車大陣靜候敵軍,或者以三敵一以勢壓服的戰法,已經不夠用了。需要有經驗的統帥,用開闊的視野,堅定的決心,靈活的戰術,指導像魯智深這樣從行伍中提拔的中級軍官。
馬擴也在逐漸展現在另一個時空他無從施展的本領.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