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挖墻腳-《回到明朝當海盜》
第(1/3)頁
【最新播報】明天就是515,起點周年慶,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禮包書包,這次的515紅包狂翻肯定要看,紅包哪有不搶的道理,定好鬧鐘昂~
五月十六,瀝海所。
緊鑼密鼓之下,兩排名為“瀝海軍器坊”的廠房終于砌定,這才僅僅是個開始,周邊營舍很快也將被改建為火器倉。活兒其實不難做,難做的是賬,原原本本做賬也不難,但跟著趙文華混,賬是萬不能實事求是的。
還好,瀝海有一個做假賬的奇才,此人浸淫假賬界多年,業務已爐火純青,可以把十兩做成十二兩,也能把一千兩做成兩千兩。按照老丁的說法,工部的路子最野,假如撥款一萬兩,那么實際上五千兩足以驗工過關,在保證完成任務的基礎上,工部總會多撥出一倍的開支。
這一倍可不是白給的,其中先要二八開一下,八成獻給負責工程的工部大吏,剩下兩成再二八開,二成分給其余工部小吏,再剩下的繼續二八開,二分給其余雜役,讓大家都有口湯喝,都分完剩下的,就是楊長帆那部分了。
倘若有五千兩余款,如此算下來,楊長帆能落個六百兩上下。別嫌少,這個級別這種工程,能混到這個數字已然不錯了。
也正因如此,工部成了天下最肥的地方,外加趙文華作威作福,風氣是不可能正過來了。
晌午時分,一輛轎車風塵仆仆駛入瀝海,一路詢問之下。終是在瀝海所找到了楊長帆。
一身著灰色錦袍青年下車。年齡三十上下。生來一張笑臉,惹人親昵,瞅準了楊長帆便微笑迎上:“一定是楊祭酒了。”
楊長帆剛剛還在指揮工程,難免灰頭土臉,尷尬道:“這位老兄怎知我是楊長帆?”
男子朗然大笑:“巡撫有交待,不管有多少人,最高的那個準是楊祭酒了!”
楊長帆邊行禮邊問道:“巡撫?”
“哦,還是今日的事情。”男子使了個眼色。
楊長帆會意。與他遠離人群踱步灘邊。
男子這才說道:“昨晚,錦衣衛已赴杭州,抓了張經李天寵二人。”
“這么快?”楊長帆驚道。
“皇上對二人積怨已久,也算不上快。”
“……”楊長帆思索過后,恍然大悟:“是在下愚鈍了,恭祝胡巡按升任巡撫!”
男子微笑回禮。
胡宗憲督察出這么多事情,同樣是大功。
怕是翻遍史冊,也找不到幾個人能以如此速度升官了,七品督察御史,直升四品左僉都御史。兼任浙江巡撫。巡撫雖無定品,但其實權凌駕于布政使之上。實際上可以命令從二品的大員。
這事說過分也過分,說正常也正常。趙文華再厲害,也沒有厲害到能把一個御史提拔成巡撫,別說趙文華,趙文華他爹也沒這個權力,天下只有唯一一個比趙文華他爹還要厲害的人才能做出這種事。
楊長帆對于胡宗憲的經歷也有所耳聞,這是貨真價實的厚積薄發。
這位四十多歲的男人世家出身,根正苗紅,楊長帆剛出生的時候他就已經進士及第。很明顯他也是個會做人懂鉆營的人物,楊長帆都長大成人了,他還是七品,實在不是運氣不好,只因他舍不得離開督察院。
這個最高司法機關直屬皇帝指揮,與錦衣衛一文一武監控全境。來浙江之前,胡宗憲已經去多個地方進行過巡按工作,基本上哪里有軍情,哪里有率兵的總督,哪里皇上怕出亂子,胡宗憲就會去哪里,說是皇帝的耳目也不為過。可以說胡宗憲已經兢兢業業當了皇帝小十年的耳目,也該升官了。
此前數次巡按無驚無險,統兵總督老老實實,世宗看來很滿意,因此欽點胡宗憲巡按東南。而這一次終于出事了,雖然不知他如何打的報告,看張經的結局好像說明了一切。張經想必非常有底氣,清楚趙文華不過一介弄臣,往死了彈劾也休想動自己半分,但他并沒有意識到皇上暗地里耳目的殺傷力。經趙文華胡宗憲一明一暗打配合,外加內閣首輔順手補刀,終是讓這位功勛赫赫的老將垮臺。
萬事俱備的情況下,東風吹來,胡宗憲登了嚴黨的大船,搞垮了“擁兵自重懷有異心”的總督,在嚴黨三司六部外加內閣滿朝的推舉下,面對這樣一位忠心耿耿當了十年差的親信,皇帝不給個巡撫都說不過去了。
但最多最多,也就是個巡撫罷了,距離趙文華之前透露的期盼依然差了一截。世宗眼中,胡宗憲還遠沒到總督的水準,李天寵的位置差不多的人就可以坐坐,可張經的令牌可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拿的。
不過這也夠了,四十出頭榮升一省巡撫,統管政法軍三司,還能期盼什么?
楊長帆不禁望向杭州灣口。
有人崛起,就有人犧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