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十難三策-《回到明朝當(dāng)海盜》
第(3/3)頁
【御倭十難】
【去來飚忽難測(cè),海涯曼衍難守?!?
【水陸勾錯(cuò)難戰(zhàn),鬼蜮變?cè)p難知。】
【盤據(jù)堅(jiān)久難備,居民柔脆難使。】
【土地瀉鹵難城,主客兵力難恃?!?
【芻糧匱乏離措,將領(lǐng)驕懦難任。】
【平倭三策】
【據(jù)海上,陳前馬跡,諸托倭夷出沒之路,置福船二百、倉山船三百,與兩浙兵船會(huì)哨于諸島之間,來則擊之,去則搗之,制人而不制于人,上也?!?
【以捷船五百,迭哨于蘇州、海口,選土兵萬余,列戍于松江之護(hù)塘,俟賊登岸而掩擊之,中也?!?
【集松江輕舸五六百艘,游哨于黃浦、吳松、太湖小港之間,使賊步不敢深入,舟不敢橫行,下也?!?
“十難”道盡倭寇之兇惡,非常人所能戰(zhàn)。
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拒敵與海上,中策為灣口,下策為河路。
不論高明與否,上書之人至少充滿了對(duì)平倭的信心與思考。
老人自然也清楚這東西是誰寫的,這位蘇松巡撫雖同李天寵一樣受張經(jīng)指揮,但卻保持了合適的距離,沒像李天寵一樣連帶遭殃,可以說這位既不是張經(jīng)的人,也不是自己的人。
皇上也許正是看到了這一點(diǎn),才看中的此人。
待老人看完,道人飲茶輕語:“朕只求長治久安,休要這些蠻夷擾了清靜。”
“嗯……”老人放下了上書,“那老臣來為陛下述利弊?!?
道人輕輕點(diǎn)頭。(未完待續(x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