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戰損比-《回到明朝當海盜》
第(2/3)頁
瓦夫人依然不以為意:“銀子補上,再殺倭寇?!?
“哎呀……”俞大猷一聲長嘆,他本就是個嘴笨的人,瓦老太又是個固執的人,狼兵更是誰也用不起,當下看著遁入林中的倭寇,俞大猷唯有一聲長嘆。
……
當晚,趙文華收到軍報。
明軍力戰,將倭寇擊潰,倭寇四散逃遁。
浙兵死戰,損失三千余眾,擒殺倭寇七十八人。
翻譯過來,就是打贏了,只是戰損比有點高,38比1。
順便捎帶一句,蘇松兵看戲,據兵不出,狼兵隔山觀虎,不肯出力。
里里外外,浙兵戰死足足四千。
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倭寇總算散了。
軍報如實報到了趙文華這里,下面趙文華怎么往上報才是一切的關鍵,趙督軍,總是要做些事情的。
……
瀝海所,第一批燧發銃在參軍戚繼光的見證下交付使用。楊長帆謙遜地將命名的權力交給了戚繼光,戚繼光也不負盛名,發揮了自己在文字品鑒審美上的天賦,將其命名為虎銃,沒辦法,虎銃就虎銃吧。
瀝海所操場,難得有了練兵的景象,戚繼光帶來的老兵開始向瀝海兵教導開銃事宜。楊長帆則與戚繼光老遠笑呵呵看著,他們都知道,倭寇再來,真沒那么可怕了。鳥銃遇到倭寇沖鋒,通常只有發一彈的機會,虎銃輕輕松松可連發五彈,只要數量足夠,倭寇沖到眼前,不死也傷。
不得不說,趙文華的存在還是有一些正面作用的,有這樣一位當朝第二紅人,東南督軍,工部尚書的幫忙,連南北直隸都搞不到的精鋼閩鐵也先緊著瀝海使用,外加楊長帆優化材質節約用料,數千虎銃這才新鮮出爐。
戚繼光感懷道:“有了這個,很多東西都要重新寫了啊?!?
“比如?”
“兵書,練兵書。”戚繼光點頭道,“虎銃與鳥銃大為不同,減少了很多步驟,再練兵的時候可以簡化許多,面對倭寇韃子部隊的時候,距離把握,戰術運用也大大的靈活了?!?
“正好說到此處,利器也的確需要精兵來操控。”楊長帆順著話頭說道,“戚將軍怎么看眼前這些兵?”
戚繼光毫無疑問地搖了搖頭:“張經雖有重罪,眼光卻準得很,這些兵管他拿著神器仙寶,見到倭寇撂下就跑?!?
“不錯,眼下唯有募兵一途了啊?!睏铋L帆試探道,“不知戚將軍有什么計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