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主考-《回到明朝當海盜》
第(2/3)頁
“也不合適。”楊長帆繼而望向戚繼光,“該將軍提。”
“如何提?”
“將軍巡查瀝海,覺得守備太薄弱了,軍器坊重地在此,理應加強防衛,可軍餉有限,寧波臺州又吃緊,實在不好在向瀝海撥兵,想來想去,軍器坊也是工部的事情……”
“明白了。”戚繼光會意點頭,“我再追遞一封文書上去便是。”
這件事對他而言著實沒什么風險與損失,只是將一個顧慮提上去,上面愿意安排就安排,不愿意就算了。
“哎呀那多謝戚將軍了,來來!”楊長帆這才舉杯。
眾人紛紛舉杯,嘻嘻哈哈應付過去。
人數和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貪官也并非全無作用,他們通常比清官更大方一些,當然不是對于個人財產大方,是對于國家財產大方。讓趙文華撥個幾萬幾十萬兩,只要他自己有油水,像玩一樣。可從海瑞手里,那可是一文錢都榨不到的。
并不是說這個世界需要貪官,只能說貪官有時也是一件順手的工具。
在胡宗憲眼里,更是如此。
滸墅關九死一生,倭寇終于暫時散了,可無論是自己還是趙文華,面子上都極其難看,解決方法就是包裝得好看一些,再把難看的東西堆到別人腦袋上。
話語權,永遠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東西,在這個時代更為重要,因為天下其實就是一個人說了算的,掌握了在這個人面前的話語權。也就掌握了一切。
這方面,嚴黨已經做了十幾年,必然是老手了。
此外,那個看上去并沒有怎么失敗的失敗者,不得不面對眼前的失敗。
此番,徐海率倭寇出戰東南已是半年有余。倭寇可沒有他那么大的雄心壯志。蘇杭南京去也沒去過,誰惦記它?倭寇惦記的只是錢和貨罷了,大明再不堪,相比于鳥不生蛋的九州也是遍地黃金了。浙東蘇松繞了一圈,他們早就盆滿缽滿,到了思鄉心切的時候。本來被徐海打了些雞血,躍躍欲試,但此取滸墅關未果,明軍雖然好對付。但數量實在太多,怎么殺都殺不完,外加狼兵時不時跳出來啃一口,他們對蘇杭沒了祈盼,思鄉之情漸濃,九州雖然鳥不生蛋,可老婆孩子畢竟在那里。
絕大多數倭寇頭領,沿路劫掠回到拓林后選擇了歸航。已經搶夠了。
可徐海,還是沒有走。
這些倭寇還是太不中用了。都是莽夫。
率倭寇劫掠之前,他都會與頭領們商量好戰略與分贓。作為領路人,他在拓林得到了他那一份,可他只將其中最好的送給了夫人,讓夫人帶回九州,自己拿著剩下的錢財留在了拓林。對他來說。還沒有完,如果自己沒法說服他們,告訴他們蘇杭有多么富庶,那么就讓他們自己去領略吧。
他定下了一個比奪滸墅取蘇州更加異想天開的計劃。
……
胡宗憲與夏正便衣出行,漫步在會稽街頭。
街道整潔。百姓表情歡快,雖然與之前并沒那么明顯的差異,卻也足夠見到海瑞治下的效果。不過胡宗憲對海瑞可是一點興趣也沒有,有興趣的話他早就遣人報信令海瑞出縣衙相迎了。在他眼里海瑞是個人才,但不是自己需要的那種。
最后,他與夏正停在了徐府門前,也就是曾經的何府。
二人都有些慌。
“你不是說徐文長以教書為生,連娶妻的錢都沒有么?”
“上次去山陰,是那樣的。”夏正站在這里也慌了,“這宅子,該是比趙督軍的不差吧?”
“全浙江也數不出五個了。”
“待我問問。”夏正左右四望,找了位老叟詢問過后,才回身過來,“徐文長也是剛剛搬進來的,這里原先是李天寵那個外甥的宅子。”
“原來如此……”胡宗憲繼而問道,“那怎么輪上徐文長住進來了?”
“老人說是瀝海的楊長帆把宅子收了,贈與徐文長居住。”
胡宗憲眉色一皺:“先前不是讓你找楊長帆引薦徐文長的么?”
“是了……可楊參議的意思是徐文長不過是個妄人,不請也罷。我隨后去了山陰與他談過,他對做幕僚也興趣不大……”
胡宗憲已瞇眼,抬頭望向牌匾:“咱們被騙了啊。”
“我真的不懂了。”夏正皺眉撓頭道,“楊長帆到底在想什么?他還真打算做到知府巡撫么?還是敝帚自珍?”
“我看不,楊參議眼光毒得很,趙督軍對其贊賞有加,眼下虎銃的事也做得漂亮,與戚將軍更是不知如何熟識的。他要藏著的人,差不了。”
“……”夏正無言以對,“只是……這樣一個老秀才,教書先生,解得了東南之局么?”
“你真以為東南的關鍵是在戰事上么?”胡宗憲笑道。
“可眼前,戰事依然是頭等要事吧?”
“我看還真不是頭等。”胡宗憲嘆道,“先前滸墅關下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倭寇烏合之眾,是決計打不到這里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