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小節大義-《回到明朝當海盜》
第(3/3)頁
“有元敬在此,何愁汪直?”俞大猷轉而拿起了下一壇子酒,抱著壇子又是猛飲數口,這才放下壇子,眼中抹過一縷極其難受的神色,“元敬,咱們弟兄關起門來聊。”
戚繼光看了看四周,diǎn了diǎn頭。
俞大猷粗中有細,對于之前毛海峰的話耿耿于懷:“總督……不會為了討好汪直,真的把楊參議的家人……賣了吧?”
“……”
“你比我精明,你倒是說說啊。”
“咱們弟兄,說老實話。”戚繼光知俞大猷的為人,這才嘆了口氣,“在總督眼里,東南的平安,與楊長帆家人的平安,志輔覺得哪個重要?”
“都重要啊!楊參議乃是抗倭功臣!那批鬼倭!徐海!便是你我也不一定能擒殺的!”俞大猷瞪著眼睛道,“此外,楊參議冒險出使東瀛訓倭,取義成仁,此等功臣忠士!若是……家屬妻兒……若是……”
俞大猷說著說著,眼眶已泛酸紅,挨上幾刀他都不會眨眼,唯有這樣的事,他難受。
戚繼光也同樣難受,他雖然精明一些,但也沒法精明到胡宗憲這種地步。遙想昔日與楊長帆徹夜長談,再看今日兄弟墳頭已生綠草,此等奇才竟死得如此草率,他同樣心中憤憤不平。
戚繼光這才說道:“這樣……我吩咐龐取義將楊長帆家人接到瀝海所去住。”
“會不會得罪總督?”
戚繼光正色道:“此非小節,此乃大義。楊參議出使日本前,曾將家人托付于我。”
“你不行,你得罪不起總督,我來安排。”俞大猷拿起壇子,又是猛灌一口,“我打了十幾年仗,勝多敗少,也不知為何,身上的罪過永遠比功勞要多。罷了,不差這一條。”
“還是該我吩咐,瀝海在我治下。”
“浙江在老子治下!”
“……”
俞大猷放下酒壇苦笑道:“元敬啊,人要服命。我這個總兵,當不了幾日的,很快又會有莫名的罪名砸下來。你不一樣,你不是傻打的,你會周旋,我耽誤一下無關痛癢,你不能耽誤。”
戚繼光緊跟著說道:“何人敢誣志輔,我們全浙將領必聯名上書,討個清白!”
“嗨,你就說說。”
“……”(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