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輪回-《回到明朝當海盜》
第(2/3)頁
指揮使陪笑道:“不愧是羅先生,諸事安排著實妥當,有羅先生,總督何愁?”
“呵呵,我這邊也會每日書信進京,少不了指揮使的功勞。”
“那謝過羅先生了。”
……
北京,胡宗憲焦頭爛額。
在他看來,王本固腦子出問題了,如此關鍵的時刻,舍棄東南的安危,而只注意到擒獲汪直的功勞,明顯是想升官想瘋了!自己精心養(yǎng)育了多年的長生樹,豈能被人砍去當柴火燒了?他當即書信一封呵斥王本固,陳述利害,令其立刻放人。
只是這位王本固,比他想象的還要莽,不日一紙文書進京,反咬一口。
理由如同他的行為一樣粗暴――
汪直是江洋大盜,我是大明的官,我擒他何錯之有?
胡宗憲身為東南總督,竟然拼盡全力與東海賊王搞好關系,要我放人。
我們兩個,誰有問題?!
胡宗憲聽聞此言險些一口老血嘔出。
他走運的時候是怎么搞怎么有,倒霉的時候是要什么沒什么。老血還在喉嚨處,第二重噩耗傳來――徐文長全家逃亡。
一口老血終是嘔出。
徐文長永遠能看在別人前面,難道你已經放棄了么?
左右逢源的胡宗憲,此時感覺自己是孤軍奮戰(zhàn),趙文華走了,徐文長也走了,嚴黨的船不讓自己上,別人的門也不給自己開。
胡宗憲只好親自操筆,用盡畢生之才華,之辭藻,聲淚俱下寫出奏折,只求見嘉靖一面。
然而,他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巡按御史了,他早已不是皇帝的耳目,而是被皇帝耳目關注的人。皇帝恨透了把宮廷磚頭搬去蓋自家房子的趙文華,對胡宗憲也沒什么好臉。
日子一天天拖下去,見嘉靖連胡宗憲的面都不見,嚴府連門都不給他開,忠義之士們多年嗆在喉嚨里的吐沫,終于找到了繼趙文華之后的第二個突破口。
劾書,再次像雨diǎn一般砸來。
即便,假設皇帝是一個聰明人,能分辨出這些告狀的真假成分,明辨是非,可皇帝也是個人,是人就會煩,每天每時每刻都有人在告胡宗憲的狀,連理由都大抵相同――受賄、通倭。
時間長了,是會煩的,要么讓搞胡宗憲的人閉嘴,要么讓胡宗憲閉嘴。
搞胡宗憲的人太多了,而胡宗憲只有一個,皇帝有多聰明不好說,但他至少知道搞誰更省力。
至此,整個朝廷,三司六部,內閣首輔,全部站在了王本固一邊,忠義愛國,慷慨陳詞,與倭寇和胡宗憲勢不兩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