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大生意-《回到明朝當海盜》
第(2/3)頁
汪直太過相信與官府達成的暗中交易,以為岑港貿易于各方有益,朝廷不會出兵圍剿,可偏偏俞大猷就是來了,為不與明廷正式交鋒,汪直只好棄港而逃,置大業于九州。
縱觀曾經最繁華貿易港口覆滅的教訓,楊長帆確立了三點原則。
其一,根據地從九州轉移到這里,此舉與永樂遷都北京異曲同工,都亡則國亡,不留退路。
其二,永遠保持足以威脅明廷的武力,永遠不要相信所謂的和平與交易。
其三,經濟民生上逐漸惠及福建,讓福建嘗到甜頭,發展成互利共生的關系,便像未來的中美關系一樣,誰也不能再搞誰,搞了大家都垮。
如此經營之下,至嘉靖三十九年四月,澎湖諸島已經以難以想象的速度成長起來,拜澎湖樞紐方便所賜,收入很快恢復到了汪直的鼎盛時期。
如今澎湖主島的全新大港已是停滿各方船舶,門庭若市,周圍澎湖諸島也各有其營生,楊長帆站在港口遙望盛景,恍惚也體會到了汪直在岑港時的感覺。
“船主,弗朗機的貨入庫了。”趙光頭粗獷的聲音打斷了楊長帆的暢想。
楊長帆卻不愿停下,只揮臂道:“光頭,你看澎湖之景,比之岑港如何?”
趙光頭一愣,隨著楊長帆掃視一番:“誰更熱鬧不好說,但這里比當年岑港有規矩。”
“怎么說?”
“還是船主管的好啊,紀法嚴明,因地制宜,及早規劃,有庫房有貨港,有街市有營房。”趙光頭笑著指向主島深處,“可能船主還不知道,那里已經是窯子了。”
“窯子?”
趙光頭撓頭笑道:“咱們這兒爺們兒多,不少對岸的娘們兒都來咱們這兒做生意,一晚上十幾……”
“打住。”楊長帆抬手道,“你也去過?”
“我怎么可能去那種地方!”光頭正義凜然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