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小麻煩-《回到明朝當海盜》
第(2/3)頁
此前琉球王府議事廳內,葉麻犯界,為楊長帆所殺一事后,眾寇在徐海王翠翹率下,本已避諱徽王府庇下船只,卻不想盤踞南澳的許朝光終于坐不住了。
他犯界倒也有犯界的道理。
這一切都要從楊長帆征南洋開始說起。徽王府與葡萄牙翻臉,葡萄牙人很快找到了東海第二號人物,希望他成為新的貿易代理人,許朝光自然樂意合作,就此在南澳島效仿徽王府,建市場,行坐地抽成的買賣,本也風風火火。
可他沒想到,還有二征南洋。
楊長帆二征南洋,葡萄牙大敗而歸,掌控海域被壓縮到馬六甲以及瓜哇海,軍艦兵士折損嚴重,與徽王府簽約劃地為界,主力艦隊撤回印度洋。
這樣的結果,其實本來也不會影響許朝光,從馬六甲到廣東與從苔灣到馬尼拉、安汶是兩條航線,本應互不影響。
但是,如果有海盜就不一定了。
大批的東海海盜轉戰南洋,洗劫徽王府以外一切弱武裝的船隊,即便是弗朗機船隊也不例外,這就形成了大片蝗蟲一樣的貿易防堵線。
粵商船隊與葡萄牙船隊都遭受到了巨大的阻力。
在這種情況下,徽王府庇下船隊幾乎可以暢通無阻,而所謂許朝光庇下的船隊幾乎寸步難移,南澳許朝光無法再庇護任何人,誰還會來他這里抽水認栽?
一時之間,粵商或自行置辦炮銃,征兵士做成武裝船隊,或轉投徽王府一邊,以苔灣為中心販貨,再轉回廣東。
就這樣,許朝光的買賣做不下去了。
另一方面,南澳島西南不遠的紅海灣汕尾,飛龍國建國,擁十萬之眾,多善水事,許朝光獨霸廣東的局面也難以維持。
此境之下,狗急跳墻,竟動了徽王府庇下船隊的刀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