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從興盛到亡國-《回到明朝當海盜》
第(1/3)頁
該來的總會來,以家人為誘,變相詔安。
只是這詔安也太沒有誠意了。
總而言之,如今明廷與飛龍國都在拋出毫無誠意的蛋糕,以拉攏徽王府。
而博弈的基礎(chǔ)思想,自然是聯(lián)弱抗強,就像六國論或者三國演義那樣,照理說該與飛龍國聯(lián)手,只是在楊長帆與徐文長的判斷中,飛龍國只是一時得勢罷了,狂不過一年,而徽王府攻浙,代價太大,付出的不僅僅是人財物,還有名聲。
與廣東不同,浙江歷來富饒,起義很少,文人雅士很多,這里根本就沒有反動的土壤,強攻浙江可遠沒有廣東那樣的群眾基礎(chǔ)。如此一打,不僅在民眾中的形象會受影響,徽王府同時也坐實了反賊之位,于朝廷多年的修好毀于一旦,搖擺不定的嘉靖也一定會決心全力清繳。
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除非大腿病入膏肓,但眼下的明廷只是生病,還沒糟到那個程度。
不可與明廷兵刃相向,那么助明廷剿匪呢?
這其實并非不可,只是要談清楚條件,如當年汪直,說清楚海禁問題和我的轄區(qū),談好了我可以上岸。楊長帆自然不會走汪直的老路上岸回老家,倘若明廷能正式給個名分,承認了徽王府在海外的統(tǒng)治,大家修好也未嘗不可。
只是,現(xiàn)在的明廷毫無信義可言,見到昭告天下的圣旨前,說的一切話都是放屁。
可即便如此,楊長帆與徐文長商議之下,還是決定給彼此一個機會。
楊長貴寫來的信模棱兩可,措辭左右搖擺,楊長帆的回信卻是信誓旦旦,只要朝廷做了這兩件事,徽王府會出海剿匪。
“封徽王,統(tǒng)海外。”
“開關(guān)設(shè)市,破除海禁?!?
“把文書一類的東西送過來,徽王府的人絕不上岸領(lǐng)?!?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