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祐榐有五子,除了長子不喜兵事之外,其余的四個兒子也都是久經沙場,每個人都是各領一軍,駐扎在緬。 在接到旨意,兩日之后,朱祐榐還是對外宣布,要返回京師,王府上下,全都在勸阻,駐扎在外的四個兒子,也是紛紛寫信勸告自己的父親,可朱祐榐下定決心,誰也勸說不了。 而這些王子們,便退而求其次,不想讓大哥跟隨父親一同前往京師,交州需要主心骨,不過又被朱祐榐拒絕。 王世子朱厚煌二十八歲,雖不息兵事,但一直在交州城調度。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朱祐榐其他四個帶兵打仗的兒子,誰也不服氣誰,唯獨王世子,也就是他們的大哥能夠震懾他們。 這么多年了,朱祐榐也不再是當年的那個青蔥少年。 他在得到旨意之后,心中便是掀起來軒然大波,他想回到京師,見見已經老去的父親,母親,若是有機會還能去先帝,皇爺爺的陵寢前祭拜一二,可他也心中也清楚,回去就要做好放棄安南偉業的打算。 他也清楚此番回去,父皇一定不會讓自己輕松的離開北京城,在這種情況下,他必須要拿出自己的虔誠,把自己培養十幾年,經常得到朱見深夸獎的王世子帶上。 皇太孫并不是皇長孫,而朱厚煌才是皇長孫,不過沒有出生在京師,可也去過兩次京師,除了皇太孫之外,在這么多的皇孫中,也就只有朱厚煌能夠讓朱見深高看一些。 帶著他們前去,一來是想用親情打動皇帝父親,另外一方面,也是想告訴皇帝,我沒有二心,若是我回不去了,王世子也回不去,半島之上沒有掌舵的人,黔國公府,以及幾個兄弟藩王,是沒有能力對抗我的四個兒子的,既有柔軟的手段,也有別樣的心機。 在兩個月后,他帶著自己的長子,現在已經二十八歲王世子朱厚煌,以及王嫡孫,五歲的朱載?,進入了他闊別三十年之久的北京城。 在他熟悉且陌生的乾清宮中,朱祐榐見到了他的父皇。 他最后一次見父皇,還是十余年前,他受詔返回京師,接受嘉獎,那個時候的父皇才剛剛五十歲,沒有一絲黑發,而那個時候,站在父皇身邊的人,還是自己那個頗有手腕能力的六弟,可此時,父皇的頭上已經有了白發,瘦了許多,精神也大不如從前,最為重要的是,站在父皇身邊的人,換成了自己的侄子,以前的皇太子,現在的皇太孫。 朱祐榐,王世子朱厚煌行禮之后,而后,朱祐榐便例行公事的稟告安南的近況,朱見深一直聽著,時不時的問上一句,這個時候還是君臣關系。 公事聊完之后,朱見深便看了一眼皇太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