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姜二丫把“環保”二字寫入律法,設“大慶環保局”,重點監管工廠排放的問題。 根據國情,大慶還開設了五年的免費義務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獲得了上學的機會。 交通方面,最開始是建了“四橫四縱”八條百步寬的官道,后面又將各郡縣之間的主要通道澆筑成了柏油路。 最后又動用了許多尋常人見都沒見過的“工程車”,修建了一條東西走向的大運河,以及一條南北走向的“鐵路”…… 同在瀾川大陸的西戎、南紹、摩羅三國已經看傻了。 “鐵路”? 這又是一種很新的東西啊。 據說鐵路上面只能跑火車,但那火車開得可快了,兩個時辰就能跑到八百里開外。 這速度,他們拍腫千里馬的屁股,也只能跟在后面吃灰。 不,等雙方距離拉開了,他們想吃灰也吃不上! 三國的國君招來自家的文武群臣,問道:“說說,針對大慶的這個發展速度,以及大慶人玩的這種叫‘科技’的東西,你們怎么看?” 有臣子站出來說:“發展得太快了,建議不要這么盲目發展,因為這個速度,我們國家做不到。” 國君:……說的很好,下次別說了。 另有臣子憂心忡忡地站出來:“看來,咱們不得不真心實意地臣服于大慶了。 大慶人不傻,咱們若再存異心,他們的‘鐵路’肯定會修到咱們家門口來。 聽說那火車超能裝,一輛就有十幾節車廂,一節車廂裝二百個站立的人完全沒問題。 哪日咱們若與大慶撕破了臉,大慶將士都不必長途跋涉,只需武裝好,帶上他們的火器,坐上火車,最多三日,便可到達咱們家門口……” 別人只單純地看到了火車的速度,這人看到的,卻是大慶因此降下來的戰爭成本。 從前姜二丫去打南紹,光在路上走,就走了近兩個月的時間。 同行的將士有數萬人。 途中各項開支加起來,耗費巨大。 單單糧食這一項,哪怕每個將士每天只吃兩斤,算下來總共也消耗了近五百萬斤的大米。 有了鐵路,有了高速度的火車,姜二丫再想帶上幾萬將士去打南紹,路上只需要兩天的時間! 三國的國君細思極恐……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