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做生意,要懂和氣生財-《科技之錘》
第(3/3)頁
畢竟前方的路已經鎖死在那里了,想要繞開他們通過幾十年經營研發,修建的專利墻,通過新的架構來搶占他們的市場,幾乎是天方夜譚。當全世界都在用他們所制訂的標準跟生態時,推到他們的專利墻也就意味著要重建一套全新的生態系統,來與之抗衡。所以包括華為數千億投入建設的麒麟移動只能平臺,底層邏輯依然使用的是ARM架構。
現在CNMD架構突然橫空出世,是真的嚇到他們了。
單純一個新的射頻芯片其實還沒什么,甚至單純一個CNMD架構也不是大問題,高通或者會略微有些著急,但不傷根本。可當新的架構用在下一代CPU跟GPU的設計上,很有可能在短期內便在華夏建設出一個新的生態系統。
所以現在面對的問題就很簡單了,如果下定決心打壓這個可能出現的生態系統,那么立刻以決然的姿態做出切割,如果選擇使用這種新的CNMD芯片架構,這些大佬們有足夠的能力讓絕大多數的軟件無法在新架構的芯片上運行,包括windows的操作系統。
問題的復雜性在于寧為還推出了一個三月智能平臺。按照他們得到的情報,華為在獲得蘋果的A系CPU之后,立刻向所有開發者提供了一個可以將成熟代碼直接轉換的智能平臺。據稱這個智能平臺可以根據蘋果A系CPU及特別版鴻蒙系統的特點,對軟件進行優化。
優化完成后,只需要按照平臺提交的說明,由開發者自行對軟件進行工作量極小的修改,就能直接使用在新版本的產品上。
同理,如果在蘋果CPU上能這樣操作,那么在新一代的CPU上也能這么操作。這也意味著,對于全球的開發者而言,他們并不需要額外付出太多的成本,便能讓自家的產品能在新的CPU架構上運行,這對于開發者的吸引力有多大,這些大佬們非常清楚,尤其是這項服務在初期肯定是免費的。
同時,極簡EDA軟件也已經躺在了各大公司的實驗室里。
當華為公布適應CNMD架構的極簡EDA軟件完成升級,并公開在官網提供免費下載之后,就已經開始被這些公司研究。顯然研究后得出的結論也并不樂觀。
顯然極簡EDA可并不是為了設計區區射頻芯片而研發的。那些龐大的元器庫、組、跟集合,足以說明寧為的野心。甚至有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開了讓人不寒而栗的腦洞,如果三月強人工智能平臺繼續升級,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一平臺可能會具備自我編程能力。
那也意味著對于面向公眾智能平臺將能真正按照不同個體的需求,打造各類完全個性化軟件,世界上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開發者,曾經那些不具備基本編程能力的普通人也可能通過奇思妙想打造出爆款的軟件。
這樣一來想要打造一套生態系統就太簡單了。華夏有足夠的體量完成整個產業鏈的迭代升級。一天的會議下來,大家都發現似乎走進了一個死胡同。
比如此刻,英特爾總裁帕特·基爾辛格剛剛看完靜靜擺放在辦公桌上的詳細檢測報告。
這份報告是英特爾華夏加班加點進行的測試,并對內部結構進行了盡可能詳盡的分析跟說明,再通過了總部技術部門的檢查跟遠程校驗,最后擺放到他面前。但此時他并不覺得任何人值得嘉獎,且腦海中盤旋著大概一萬句“FUCK”,只是沒有吐出來。
話說為什么他就這么倒霉?從他2021年1月接手英特爾CEO職位,到現在不過短短兩年,結果就碰倒如此棘手的事情。昨天已經開了一天的會,整個技術部門的高管們似乎都是懵的,當然也不能怪這些高管們,因為看到這份報告他也是懵的……
此時他需要面對的是最糟糕跟惡劣的環境,英特爾在芯片設計方面10nm工藝節點已經讓無數工程師頭疼了許久,跳票了許多年才推出,他上任之后推出的埃米計劃,更是可能已經透支了未來十年可能發展出的技術儲備,這其中還包含了對新材料、新技術的期待。
然而現在CNMD架構把一切節奏都打亂了。
按照他參與制定的節奏,到2029年實現1.4NM制程的技術,用研發部門的話說,如果在量子物理層面或者新材料層面沒有極大的突破,想要單靠現有的技術實現1.4NM制程是極為困難的,甚至可以用工業界的奇跡來形容。因為到了這個物理層面,1.4nm制程已經差不多相當于12個硅原子所占的位置。
而這一切,都是英特爾希望能延續摩爾定律的神話,讓集成電路產品能夠繼續兩年一次迭代。現在他卻在華夏人的產品檢測報告上看到了延續摩爾定律的希望,這多少有些諷刺。
處境艱難啊……
緊跟著帕特·基爾辛格想到了蘋果,想到了蒂姆·庫克,然后突然覺得有些牙癢癢。
打不過,就湊過去?
內部的叛徒讓人嫌棄,但是拿到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五千萬片CPU讓華為度過了眼前的難關,這款新的5G射頻基帶芯片,如果能實現量產也將用在新一代的產品上,這也意味著讓這家巨無霸公司緩過勁來,強大的研發能力配合智能平臺,未來會不會把手伸到臺式電腦的CPU領域,也要打上個問號。
打壓還是合作已經成了擺在他面前最為困惑的問題。
如果合作,下兩代的英特爾芯片使用新材料以及CNMD架構,也許在兩、三年后就能實現CPU性能的迭代,保持領先的地位,但那也意味著英特爾將生死大權交到了別人手上,圍繞著新架構做的研究,如果一旦被對方禁用,就意味著這兩、三年巨額投入,全部打了水漂。
選擇打壓跟對抗,也許對方在十年內就能完成產品迭代升級,甚至同步配套建設出一個完整的生態,然后逐步蠶食英特爾的市場,同時一個世界兩套生態更會讓英特爾要忍痛割據目前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每年的營收報表將會非常難看。
根據面前的這份報告,如果新的CNMD架構能推進到10nm工藝水平,理論上就足以吊打未來英特爾所規劃的埃米級芯片技術。畢竟三維芯片每堆疊一層,就意味著單位面積的晶體管數量增加一倍,而隨著制程的進步,不止是平面上晶體管數量的增加,意味著相同高度能堆疊更多的層數。
而當CNMD架構推進到7nm工藝節點,那就真的是未來了,因為英特爾的研發部門根本不敢想那么遙遠的事情,對于現在的技術水平來說,那特么還是神話。
終于,坐在那里發呆了十分鐘后,帕特·基爾辛格決定要親自去一趟華夏,跟技術開發者好好談談。
沒什么是不能談的。
如果能得到一些許諾,以合同的形式,拿到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專利使用權,也許英特爾也可以轉換思路。
華夏有句話怎么說得來著?
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嘛!做生意,還是要和氣生財!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