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晏子期再次見到陸知鳶,是在重陽節。 年輕人都喜歡在這一天出城踏青游玩,人太多了,他便不想去湊熱鬧。前幾日,父皇召他入宮,說大理寺卿劉大人的女兒,年芳十七,自小訂婚的未婚夫病故,如今尚未婚配。 他沒有說‘不’的權利。 父皇還說,等他娶了妻,就去翰林院做編纂。 于他這等罪妃之子而言,此乃天大殊榮,他自然只能謝恩。 賜婚圣旨已擬好,昨日卻忽聞劉府鬧了家丑。具體是個什么家丑,他不知,只知父皇很是生氣,昨日撤了劉大人大理寺卿之位,貶去北方一個小縣做了九品縣令。 婚事,自然不了了之。 還真是坎坷。 但晏子期沒覺得沮喪,反倒是松了口氣。 他知道自己雀躍的理由--那副畫他還可以多留些時日。 重陽節,他打算出去走走。賃了一艘船,游覽湖光水色。然后,碰到了陸知鳶。 陸知鳶心情不大好。 她娘逼著她相親,對方是她大姑父的同窗,雖比不得陸家門楣,卻也是世家子弟,文武雙全,年輕有為。 她去見了,人是不錯,但她不喜歡,中途隨便找了個理由就走了。 她弟卻跟了上來。 “你若是不想嫁,爹娘也不會逼你。畢竟是你的終身大事,總得你自己合意才行。” 她弟向來是個不大會關心人的,于她的婚事上,倒是難得的體貼。 “那些個世家子弟,雖不乏優秀的,但細細算起來,也的確沒一個配得上你的。你看不上眼,也正常。” 陸知鳶瞥他一眼,頭一次覺得這個弟弟還是很不錯的,至少理解她。 “不過五姐。” 陸知桓雙手負立,淡淡道:“你究竟喜歡什么樣的男子?” “不知道。” 陸知鳶回答得很干脆。 陸知桓微微側眸,眼角余光忽然瞥見一艘畫舫,站在前端的月白長袍男子,可不就是恭王晏子期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