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蓬萊、方丈兩大仙島修行風氣承自太古,少有變化,自不限與人交流溝通。 因此清微不久前臨時起意,發起了一場不算大的交流會,以天材地寶的交流為主,也是想著趁此期間收集一些方丈特產。 清微身上帶的東西雖然不多,畢竟很多用不到的都放在洞天或是金光洞寶庫了,但被帶著的才是真的好東西。 至于方丈仙島的群仙們,一個個自然也都是頗有家底的人物,單就仙島自身出產的天材地寶有些都是十洲沒有的。 更何況深入交流之后才得知,方丈雖現世十洲的頻率不太高,但游離之中也時而會“停靠”在一些奇異之地,總能讓他們碰到一些有意思的玩意兒。 玉磯子謙遜笑道:“真人有心發起聚會,不知多少道友暗自高興呢。神洲變化喜人,能夠提早了解其中詳細情況,與吾等方丈群仙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此前于廣元山洞天李靜虛講述的基本就是十洲多年的大事、走向和基本的各洲情況而已,方丈眾人想知道更多只能深入與清微等人溝通才行。 李靜虛當初再有心為自家爺爺增添聲勢也不會說的太過詳細,他又不傻,這些都是可以用來和方丈之人交易的東西! 沒一會,清臺山外便有數道遁光先后到來,卻是距離此地較近的松容道人,崔清河、李靜虛二人結交的好友秋香洞花弄影、花弄月姊妹人仙、潯龍河銀龍子、大雪山鄧九翁。 除了鄧九翁是一位地仙初期的法身外,其他幾人都是人仙,其中銀龍子修為最高,為一純血五爪銀龍,足有人仙圓滿層次。 “見過清微真人。” 鄧九翁打頭,幾人一起朝著清微恭敬一禮便含笑落座。 清微輕笑道:“幾位到的早,再等等三首真君與光啟道友就好。” “哈哈哈,貧道自認來的夠早了,但終究比不上鄧老頭幾個熱情,失禮了。” 清微話音未落,清臺山外便傳來光啟真人的爽朗笑聲。 眾人不由得放眼望去,便見一道光輝煜煜,澄凈通明的仙光到來,露出地仙后期光啟真人的身影。 “道友請坐。” 光啟真人點頭微笑之間落到了鄧九翁上首位置坐下道:“清微道友等到來也算為我方丈增添幾分生趣,增長不少見識,這次小聚更是戳中貧道的心癢之處了。” 鄧九翁忍不住附和道:“確實。吾等多年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熟悉的很,也不對他們抱什么希望了,倒是清微道友,可得拿出些好東西,不然可休想輕易打發了我們。” “承蒙諸位抬舉賞臉,清微不勝感激,自然也想與大家互通有無,得些方丈特產。” 光啟真人、鄧九翁幾人笑容和煦,態度更是溫和有禮。 一個天仙中期,修為深不可測的佛門菩薩,一位背景深厚,道君道統下修行不到五百年便已是地仙后期的“年輕”法身,這面子誰能不賣呢? 若非清微只邀請了部分較為談的來的人仙、地仙,怕是還有更多人會想著湊個熱鬧。 至于玉庭真君幾位天仙,清微倒是都邀請了,不過幾人之中要么煉寶、要么煉丹、要么修煉神通,只三首真人確切能來,其他三位至多以化身露個臉。 而在場眾人里,花弄月、鄧九翁、銀龍子也是以各種不同方式的化身前來。 清微也表示理解,畢竟還需要盯好各自區域的島外虛空。 眾人談著近年島外細微的變化之中,清微邊感應到了遠處《火龍真經》的法理意境不由得笑道:“真君來了。” 與此同時十方也從洞府深處走出朝著眾人點頭示意一番,便見到了矮胖體型,一臉憨厚笑容的三首真君。 后來清微才知道,這位竟是一尊三首火龍得道,不由得使他想起了自己暫時賜給李靜虛的九龍神火罩。 “真君請!” “菩薩請,清微道友請!” 落座之后品了一口長留仙茶,火龍真經不由得舒服的歪著身子笑道:“老道倒是很向往那瀛洲風光,可惜按照清微道友所說,怕是的快的話也還得三百多年。” “當今世間如此多的仙道真修駐世,實乃少見盛景!” 銀龍子不由得搖頭笑道:“三五百年于真君還不是打個盹的功夫。” “此言差矣,心中若無念想自不覺光陰緩慢,但一旦有了期待,便要數著日子了。”三首真君呵呵笑道。 二人同屬純血真龍,自然關系不錯,因此雖修為相差極大,但銀龍子面對三首真君也顯得有些隨意自然。 清微聞言點頭笑道:“長留山主乃是如今少有的絕頂天仙,為人又寬厚大方,秉性溫和,最是喜好廣納賢才于長留,想來他也很愿意認識真君。” 三首真君笑容愈發憨厚道:“太古仙山長留在方丈典籍之中也多有記載,可惜每次方丈顯化十洲時皆是無緣得見瀛洲。” “如今神洲重回太古盛景儼然是大勢所趨,屆時神洲同道想來也會對諸位同道表示歡迎的。” 三首真君等人不由得微笑頷首,既是大勢所趨,他們顯然不會對此表示抗拒。 說到底,他們也根本無力干涉此事,畢竟就見道門鼻祖之一的太玄道君都出手表露了態度。 而清微說罷,目光沉靜的環視一圈眾人道:“如此看來,其他三位真君應當無暇到來了,那咱們開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