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綰聽了,不免欣慰一笑。 “太子能領悟到這些,看來東行讓太子受益頗多啊。” “邊地百姓,和秦國吏民生活習俗多有不同。盡數施以秦策,勢必招致百姓怨恨。” 王綰誠心對扶蘇一拜。 “太子能看出這些,自然是大秦之福。”說著,王綰話鋒一轉,“不過太子此時來問策于老夫,莫不是已經晚了。” “不晚。” 扶蘇重重道,眸光中閃爍著堅定無疑。 “扶蘇已然說了,是君父問此事于扶蘇,這就說明,君父尚在猶疑。” 王綰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腳面,撫著自己的長須,陷入沉思。 “沒想到,此次君上竟然會對此事猶疑。” 扶蘇直接道出關鍵。 “這齊楚、亡的太快了。君父遲遲不決,也是正常的。” 王綰看著扶蘇,眼中滿是認同。 “所以,太子也是看出了此中問題,所以認同老夫的主見嗎?” “相國不信扶蘇是站在相國這邊?” 來到內室,就是為了把話挑明了說。 “君侯貴為太子,被封為東陽君。封君,自然要從諸王子之中選。太子真的樂意?” 扶蘇有些意外,王綰竟然擔心的是這個。 而且,讓扶蘇心里一暖的是,王綰竟然在考慮了他太子的立場。 “本宮有十七位王弟,年長的幾人,都已成婚,漸通政事。扶蘇以為,他們自可鎮守一方。” 王綰聽了,只覺得好笑,可是看著太子這肅穆的表情,他笑不出來。 太子是認真的。 王綰神情也肅穆了起來。 如果太子只是為了向大王交差,所以要選擇一個法子,那么王綰只覺得有些可惜。 因為太子已經選錯了。 但是看太子這般嚴肅,又聯想太子之前的種種作為,王綰不得不相信,太子是顧全大局,所以才支持他。 對于一個帝王而言,胸襟的廣博,關系著他的天下的大小。 而太子能在這種事情上,力主封君,無異于是他王綰的一個強援。 王綰面露難色,語氣悠悠。 “可君侯怕是來錯了地方?大王心意已決,君侯今日應該去見廷尉李斯才是。” “在王相面前,扶蘇也就不諱言了。” 王綰眼中含笑,等著扶蘇繼續往下說。 扶蘇正色: “王相,你我都知,李廷尉向來是君父言東,李斯便絕對不敢言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