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若是換成將閭,估計(jì)會就此放棄攻打趙國。 嬴政的立儲之決,是在考量了每一個孩子的秉性之后才下的。 面對扶蘇再次對他的挑戰(zhàn),嬴政自然還是接了下來。 但嬴政也清楚,扶蘇一開口,必然還是要提那休養(yǎng)生息之事。 果不其然。 扶蘇直接道。 “君父方才說,對天下百姓好,只會讓那些庶民有了作亂的能力。那么君父可有想過,如果天下百姓處在一個國家的統(tǒng)治下,雖然沒有了戰(zhàn)亂之苦,但是百姓長期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食不飽,穿不暖,長此以往,卻會對國家生怨。” “一人怨,自然不足為懼;可若是天下人都怨,那么此時(shí),國家的統(tǒng)治就會被推翻?!? 扶蘇這一席話,自然是駁的嬴政啞口無言。 嬴政手中握著酒爵,但是全然沒了用酒的興致。 最后一句話,扶蘇可謂是戳到了嬴政的痛楚。 嬴政其實(shí)對于楚國的迅速滅亡心中非常不安。 攻趙滅魏那么費(fèi)盡,而楚國更是地廣人眾。 嬴政現(xiàn)如今將自己處理政務(wù)的一半精力,投放在了楚國。 因?yàn)椋麚?dān)心,荊楚百姓會起來叛亂。 “誠如君父所說,施加仁政,百姓并不會因此感激君王;但是鼓吹仁政,卻可以讓百姓對這個國家的君王有所期待,前去擁戴這個國家的君王。此為君父對儒家的誤解,扶蘇以為,儒家自有其可取之處,而且用處極大?!? “其二,扶蘇以為,這黃老之學(xué)的無為而治,實(shí)則是在教導(dǎo)我等順應(yīng)天時(shí),因勢利導(dǎo)。世間萬物,無不圍繞一個利字。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來。與其用暴力鎮(zhèn)壓,不如去用利益去引導(dǎo)他們。” (回應(yīng)一下上一章節(jié)【歌者自強(qiáng)】的問題,東方大陸是扶蘇故意說的。這是我刻意寫的,因?yàn)檫@本書,后期要看開全球視角。請大家拭目以待)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