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嬴政現在,可是非常注重名聲的。 仁義雖然不能拿來治國,但是可以用來美化帝國。 李斯續道: “再者,陛下以一己之私,于全國大興商業,那么吏民百姓,到時聞之,必定私下效仿陛下。“ “如此,陛下遷徙天下巨商十萬戶于咸陽,又有何意義?” 嬴政原本,是要貫徹禁止商業的策略的。 這么一來,嬴政自然陷入了混亂。 韓非說過,商人是國家五蠹之一。 而商鞅也曾明令禁止行商。 行商會引得社會不公平。 秦國之所以能成為七國之中的最強者,正是因為嚴格貫徹了這一條計策。 嬴政思來想去,自然覺得這法子又不合理起來了。 這么想著,嬴政對扶蘇的印象,又開始漸漸偏移。 回想起過去,扶蘇總是自以為是,那般胸有成竹的勸諫他做這坐那…… 但是一想到他如今已經去了東楚之地,嬴政心中的火氣也就漸漸消了下去。 李斯不愧為最了解嬴政的人。 嬴政還是法家的貫徹執行者。 嬴政最后自然道: “此計不可施。府庫資財不足用,便增賦稅。” 王綰聽了,自然氣結在心里。 李斯為了權位,這般阿順皇帝陛下,早已經迷失本心,遲早有一天,他會栽在他自己的手里。 前些日子,罷黜百家,獨尊法術的消息一傳出去。 太學之中立刻起了非議。 朝中諸生,皆成為了皇家顧問,不許民間議論。 百家論列之所,全數查封。典籍之類,全部充入太學,以做收錄。 這般禁止文化在民間通行的手段,又輔之以太子先前之議,設立小學,論列法之道。 編纂教材,教天下孩童識秦國文字,而后又以秦法家之說,教導天下百姓貴利輕義…… 王綰只覺得太子先前的政見,全部歪曲了。 (月末求波打賞和月票!)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