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君父明年要來江東之地巡游,扶蘇想,母上怕是要在這荊楚之地再留一年。” 宣陽夫人聽了,有些不樂意。 “你的意思是,要我隨你君父一同回咸陽?” “正是。母君可謂后宮之首,長期離宮,怕是后宮諸夫人也不安分。” 宣陽夫人本就坐鎮(zhèn)后宮,是諸夫人之首。 (其實存疑,大多說法是,秦王時有王后,但是秦皇時沒有皇后。這估計和當(dāng)初昌平君叛亂有關(guān)系。) 宣陽夫人聽了,還是不樂意。 “我的去留,我自己決定便可。” 扶蘇擰眉。 “母君這話未免太過兒戲。” “吾兒如今是翅膀硬了,連母上都不放在眼中。” 扶蘇沉色。 “扶蘇正是將時時刻刻將母上放在心上,所以才決定勸勸母上。母君在宮中,唯一的依靠就是兒子。雖然君父遠(yuǎn)在咸陽,但是母親處事,還是和咸陽宮一樣。” 宣陽夫人騰的一下立起。 “秦國滅趙,我之母族,盡數(shù)被囚;而今歸楚,母族后人,更是寥寥無幾。只有虞氏幾個后人投靠于我。我看著姜氏不過是鄉(xiāng)野之女,在你身邊,難登大雅之堂。不若我賜其氏,你封她為虞夫人。如此,兩全其美。” “母君這樣做,是執(zhí)意要扶植虞氏了?” “你是我的兒子,我這么做,也是為了助你穩(wěn)固荊楚之地。說起來,用婚姻扶植荊楚沒落貴族,比起帶我這個沒有名分的皇帝夫人更有用罷。” 宣陽夫人就是為此事生氣。 她發(fā)現(xiàn)她兒子帶她來荊楚,是為了利用她的楚國公主身份。 扶蘇聞言,自然道歉。 “都是扶蘇不肖,還請母君不要再生氣了。” 扶蘇說了這話,宣陽夫人心頭的氣,自然都消解了。 “在這王族之囿,沒有心術(shù)手段,連活得久些都是難事。你有這樣的心思,我高興還來不及,如何會生氣。” 扶蘇垂首。 “母君大量,兒日后不定不會如此為之了。倒是,扶蘇此番去尋南公,人未出山,但是南公給了扶蘇一計。” “何者?” “尊母君為皇后。” 宣陽夫人聽了,心頭一跳。 “你知道,我為何久久未被立皇后嗎?” “扶蘇當(dāng)時雖然年少,但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此事和已故昌平君有關(guān)系。” 宣陽夫人重重道: “你既然知道和他有關(guān),那也該明白,讓你君父立我為皇后,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時局不同罷了。母君一向性子謹(jǐn)慎,未有好權(quán)之心,數(shù)十年來在咸陽宮安分得體。這一點,扶蘇希望母君一如既往,還是不要生什么扶持他人的心思。”“如今荊楚之鄉(xiāng),流民不安,若是能立母君為皇后,倒是楚地百姓必得安撫。扶蘇有把握等君父來了,勸說君父立母君為皇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