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陛下剛剛制定新政,需要大力推行,這需要朝中上下一心,方能實施成功,但是陛下卻在這個時候求仙問道。 這樣荒誕的事情傳出去,那些戍邊將士該如何作想。 聚攏人心,可用名利誘導(dǎo),但是丟失人心,只在一舉之間。 他是軍中的將令,最明白這個道理。 一旦率眾者無道,必定失人心。 人心散了,軍不治,國必危。 陛下才剛以關(guān)中老秦人為國之根本,怎么如今會犯這樣的糊涂。 王賁想來想去,就是想不明白。 ———— 只是這一次,王賁的擔(dān)憂,竟然和李信不謀而合。 他們都是帶兵打仗過的大將軍。 陛下雖然稱呼庶民為黔首,有鎮(zhèn)壓之意,但是他們和庶民接觸,他們很清楚,黔首并非真的有頭無腦。 李信本以為,軍功爵制的廢除,會引起軍中士卒的反抗和不滿,但是當(dāng)下看來,關(guān)中本位制竟然做了完美的引渡,老秦人歡歡喜喜回到關(guān)中務(wù)農(nóng)了。 原本想要挑出些事情,微微阻撓一下這件事情的李信,當(dāng)他意識到這一點,他不得不收手。 上有朝臣,下有黔首,若是都知道陛下要去問道長生求仙,究竟大眾如何作想不得而知。 若是在軍中,將領(lǐng)驕奢淫逸,軍中士卒必定不服將軍,軍心必定渙散。 軍心動搖,這是兵家大忌。 李信越想越覺得這事情很嚴重,他做了一個大膽但是基本正確的論斷。 “皇帝陛下一生英明,我看怕是要毀在此事上!” 甘雍只道: “君侯,這個術(shù)士竟然敢叫囂尋覓長生不老藥,一旦他尋覓失敗,那么陛下定然會反應(yīng)過來他受到了蒙蔽。但是君侯既然擔(dān)心陛下的名聲,不若盡快揪出那人的狐貍尾巴。” “哪有這么容易,為陛下聲名做想的,可不止我一個,若是有這么簡單,王相也不至于一路都未和陛下說話。” 甘雍一臉錯愕: “還有這種事?說起來,我秦國朝中王、隗二相,最是心正。王相在這件事上,竟然這般態(tài)度,陛下定然會察覺到一二。如果李斯還在,王相早就被罷相了。”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