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二世話音剛落,就有內侍進來送酒。 這樣的果酒,只是滋味好喝,全然不致醉。 但是蒙恬恍惚間需要醉這樣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狀態。 人如果都能糊涂一點就好了,何必彼此對彼此算計的那么明白。 蒙恬沉默了許久,他還是道: “先帝之所以會認為,這是昭襄先王犯下的過錯,那是因為先帝心胸寬廣,能容納臣子的所為。只要對于國家有利的人,陛下都會重用。對于陛下的忠心的,陛下更是會不遺余力的加以提拔重用。” “而當年白起被殺,臣卻以為是死有余辜。白起下令坑殺四十萬趙國軍隊,犯下這樣嚴重的殺孽,已經違背了兩國交戰之間的守則。就算昭襄先王愿意念在他的功勞的份上放過白起,但是六國也不會放過白起。” “長平之戰,趙國四十萬大軍被坑殺,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震動了天下。若白起不死,如何平息天下人的怨恨。” 扶蘇聽了,臉上的笑意自然消失了。 “白起對于我秦國,可是大大的功臣,怎么能因為他殺了四十萬趙國人就殺了他呢。若不是當年長平之戰,白起坑殺了四十萬趙國將士,先帝在世攻打趙國,以趙國的實力,勢必能負隅頑抗更久,這樣一來,也就不會有朕如今的天下了。” “是故朕也以為,這件事,都是昭襄先王的錯。” 蒙恬聽了,還是道: “陛下能和先帝有同樣的想法,可見陛下也是會以先王的行為進而反省自身的人。只是,臣和白起一樣,都是臣子。君王以為臣有錯,那么臣就有錯。是故臣以為,白起被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天經地義,這個經和這個義,都是人定的罷了。 扶蘇補道: “是故,軍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蒙恬從未有過這種感受,明明脖子上什么也沒有,但是卻有著被一把利劍架在脖子上的緊迫感,仿佛下一刻,他就要人頭落地。 只是短短幾句話,扶蘇就把兩人的關系挑明了。 “陛下所言甚是。臣今日受教了。” “可是先帝的教誨,朕是不會忘記的。蒙都尉可不要多想。朕不會成為昭襄先王,對于自己做了的事情不敢言明,讓臣子替自己背下禍患。而都尉你也不會成為白起,勞苦功高,到了最后卻不能善終。”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