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此事發(fā)生已有月余,哀家也是近日才知道。只是,這樣的大事,你為何不同哀家說一聲。” “母君從前從來不問前朝政事,如今這是怎么了?” “陛下的皇后,乃是先帝的重臣帝國的前丞相王綰之女,王綰病故,王戊被先帝提拔為上卿。只是陛下初繼位,竟然將并未立下什么大功的王戊提拔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乃三公之一,群臣之首,也是帝國未來的丞相?!? 扶蘇聽了,臉上并未露出什么明顯的神色,只是慢條斯理的說道。 “母君所說,都是事實?!? “看陛下神態(tài)自若,想來還不知道此事已經引起了朝臣的非議?!? 扶蘇自然疑惑。 “非議?” “這王戊處事平平,并不足以擔任御史大夫之職??墒潜菹路堑岚瘟怂?,還給了他先斬后奏的權利,朝中多有臣子為此感到擔憂,認為他不足以勝任此事,此行怕是會失了陛下的威嚴。哀家雖然不問政事,但是也知道,皇帝會否用人,那可關系到國家的存亡?!? “王戊雖然是已故王相之子,但是他被屢次拔擢,也自有他的實力。究竟此番能否讓朕滿意,還要等他回來再說。倒是母君從哪里得來的消息,朕都未知諸臣子對朕有非議。” “既然是非議,那自然是無論如何都不敢讓陛下得知。只是陛下為何不想想,這朝中三公,太尉一職本就空缺,剩下的兩位,一位是年近七十的三朝重臣馮去疾,而另一位年紀不過五十,而且從前也未有什么大的功績?!? “這樣兩個人,并居在帝國的三公之位上,就是哀家這個不懂政事的婦人,也知道屬實不合適。以他的功績和年歲,做個上卿,本就是先帝看在已故王相的面子上提拔他的?!? “哀家擔心陛下身在章臺,不知道這臣子里私下的議論,做了不對的事情,卻還渾然不覺,所以哀家特意來提醒陛下?!? 扶蘇聽了這通話,自然不樂。 “上卿蒙毅,如今也不過是四十出頭,他年紀輕輕就在朝中拜為大夫,隨后又被拔擢為廷尉。有廷尉在朝中,諸臣自然明白,在秦國朝中,論的不是年歲,而是能力?!? “至于王戊,朕多年和他相處,雖未見其才高,但也不見其拙。之所以選擇他去巡察諸郡諸縣,也是出于他對朕個人的忠心。而今母后說的這些話,全無憑據(jù),朕實在不知告訴母君這些事情的人究竟用心何在?!? (從前,有一群讀者,他們在等一個作者更新,然后就把書攢起來看,攢著攢著,忽然有一天發(fā)現(xiàn)書太監(jiān)了。一問,原來這作者是早幾日就被餓死了。)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