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一旦做到這一點,我秦國朝臣必定多有不依。” “名動天下的太學之議,讓李斯和淳于越兩人都名揚天下。這兩人一個代表著法家,一個代表著儒家。法家內在是要讓皇帝獨尊,歸權力于皇帝陛下一人;而儒家則是要眾治。” “李斯豈是為自己一人廷辯,那是為了整個法家還有皇帝陛下;而淳于越為的則是讓儒家經過此次辯論得到皇帝陛下的器重,以實現儒生們畢生的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廷辯的結果很明顯,先帝也十分滿意,隨后法家和儒家分別一個走向巔峰,一個被迫離開秦國。” “如今看看李斯的死,倒像是早就暗示了什么。作為秦國朝堂中最為卓越的法家學派的代表,韓非子的師兄,李斯已經死了。那么下一個,又會是誰呢。” 馮長安望著那銅盒,問他的祖父。 “其實,祖父早就想好怎么做了吧。畢竟,先帝將這帛書交給了祖父。而且,帝國的江山社稷和朝中臣子的私利,究竟孰輕孰重,孫兒也了然于胸。自然是先國家之急而后私利。” 馮去疾聽了這話,自然眉頭一震。 “荒唐!這種話朝堂上說說也就罷了,怎么在私下也還會堂而皇之的說出來。老夫看你是圣賢書讀多了。你這想法若是讓那些法家之士聽了,他們紛紛視你為仇敵!” 馮長安見他祖父勃然大怒,當即乖乖跪坐作揖,隨后便不敢再多言。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如果帝國不肯保證臣子的利益,那么臣子又怎么會死心塌地為帝國效力呢?最終這件事情上經過衡量而做出選擇的人,不是你,更不是我,而是陛下。” (下一卷萬乘之主!敬請期待)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