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面對皇帝的發問,蒙恬自然也陷入遲疑。 “須知,于朕而言,忠于先帝未必是忠。” 蒙恬現在是想明白了,為何皇帝要讓他做帝國的右丞相,這是要和他做一場交易了。 蒙恬一身浩然正氣在身,聽到皇帝這樣的話,自然大為憤慨,身上的每一根發絲都發起憤怒。 “陛下不師先祖之法,如今釀成大禍,竟然還要一意孤行嗎?陛下之制,和先帝之制實為相悖也。正是因此,所以才激起任囂反叛。陛下還不停止如今這樣錯誤的行為,反而還想要讓老臣幫助陛下,天下豈有這樣的事情。” “老臣就是死也不會在這件事情上幫助陛下。” 蒙恬義憤填膺的說著,到了此時,他已然不能再容忍皇帝陛下的態度。 “臣今日觸怒陛下,只是希望陛下可以有悔改之心,朝中軍功世家之族,是為我秦帝國之基柱,如果皇帝陛下還要在這件事上披逆鱗,帝國內部勢必分崩離析,到時候不等六國叛逆份子起亂,帝國便會轟然倒下。” 扶蘇聽了,自然更為反感。 “難道大柱國就不怕朕殺了你嗎?” 蒙恬卻仰面大笑一番。 “如果要臣活著看陛下如何一步步讓大秦帝國陷入泥潭,那臣寧可一死,否則無顏面對陛下。” “大柱國何必如此固執呢?公明知朕舍不得殺了大柱國,以大柱國對帝國忠心不二,朝中再無第二人可比。” “但是大柱國卻又和朝中的功勛一樣攔在朕的面前,阻止變法,對于朕這個皇帝的命令,大柱國不愿意聽從。如果先帝尚且在世,見到這樣的局面,難道先帝也會以為大柱國這是忠心嗎?” 蒙恬聽了,也是氣結。但不管事情究竟誰對誰錯,他面前的這個人是大秦帝國的皇帝,至高無上。 蒙恬只肅容,發出低沉的聲音道: “如果陛下能夠讓朝中的功勛世家閉口不言,那么臣日后必定會像侍奉先帝一樣忠于陛下。” 扶蘇聽了,自然眼前一亮。 得到蒙恬這樣的人的效忠,那比十個馮去疾都管用,你可以放心的提拔他。 “那柱國可愿與朕約法三章?若朕平息了此次的事件,大柱國不再反對朕,并且讓蒙氏家族的子弟幫助朕推行新政,朕則拜大柱國為右丞相。” 蒙恬聽了,自然道: “陛下若是能做到,那臣自然無二話。蒙恬擔心的是陛下為了得民心而失了臣心,以黔首為重,而輕諸臣。小心此舉會顛覆朝政。” “那就讓時間為朕做個證明吧,看看朕到底在這件事上有沒有做錯。” 蒙恬作揖告退。 申聿很快便入內。 “陛下,這個時候,您還想著馴服大柱國這片烈馬呢?下臣以為,陛下當盡快回到咸陽城了。” “怎么,你竟然也勸朕回到咸陽城?” “茲事體大,陛下若不回去,王御史怕是要……” “你想錯了,如果朕回去,那些朝臣才會逼著朕殺了王戊。朕一日不歸,王戊就一日性命無虞。我唯一擔心的是,這個時候,太后插手此事。” “太后娘娘?” “正是。母君性子軟,但是手中卻有大權。朝臣一旦相逼,朕擔心王戊會被太后直接下令處死。這意味著朕的新政就像是未出生的嬰孩一樣,胎死腹中。” “下臣有一計,或可保御史平安。” “你說。” “下王戊于南陽獄中,到時候,就是太后也鞭長莫及。” “南陽——” “正是。從前先帝在世時,對朝中之罪臣多有押送到南陽郡服役的。” “這不可行,朕這樣做,那就是承認了王戊有罪。但是他的權力是朕授予的。知道為何丞相建議朕殺了王戊嗎?因為這是丞相給朕的選擇,殺了王戊,平息眾怒,向朝中功勛集團認錯,這就是丞相給朕的解決之道。朕這個丞相,可謂滿腹心思,教朕難猜啊。”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