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太后恩德,臣等沒齒難忘。” 怪事! 范增整個人都懵了,他明明看到方才蒙毅面上露出對太后的不滿,想來他是不喜太后臨朝理政的,怎么如今反而幫太后說起話來了。 一時間,帝國的朝堂為太后把持,就連手中持著皇帝委權詔書的皇后也氣的臉色煞白。 今日的朝堂上,竟然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蒙毅居然帶頭請讓太后協理朝政,這可讓不少人上了當。 蒙毅這么做,實在是急中生智。 張蒼見到朝堂上幾乎一半的朝臣都在對著太后作揖,而另有些人則一個個閉口不言,這些人多是上卿。看到這樣的局勢,張蒼忽的對朝堂中的臣子究竟誰人是站在皇帝陛下這邊,又是那些人投機倒把,不迎合皇帝的權力。 他沒想到,朝中竟然有那么多假意迎合陛下改革,實則其心不服的人,但是今日,這些臣子全部暴露了。 不僅如此,張蒼一向幫助皇帝處理黨派紛爭,致力于解決朝中頑固舊臣勢力,從前他拿捏不到這些舊臣的錯處,但是今日,他們在朝堂上做了一件極其荒唐的事情。 他們居然在皇帝陛下尚在的時候,支持太后臨朝理政。太后無有詔令,她根本無權處理國政,這一系列流程是不合法的。 朝臣紛紛退下,就像是退潮后的波浪,從大政殿門口涌了出去。來時一個個面色嚴正,退出去時,一個個喜笑顏開。 待太后離去,皇后則于章臺宮召見張蒼,對張蒼、范增二人大怒。 “你們二人,陛下將國中之事委托于你們,但是你們竟然今日讓群臣擁立太后臨朝,天下豈能有這樣的事?如今我兄長被罰去勞役,這豈止是太后在處罰我們王氏,實則是太后在帶領諸臣和陛下作對。” “你們二人可真是辜負了陛下一片苦心。” 皇后大怒,對著二臣就是一頓痛斥。這兩人自然也心中不好受。 范增頂著皇后的怒氣,進言道: “皇后,臣以為,事已至此,還是快快書信一封催促陛下趕回咸陽城吧。另外,臣擔心軍功貴族中有不滿陛下者,會藉此機會,派出殺手刺殺御史。御史是皇帝陛下一心要維護的人,更是皇后的兄長。決不可讓此事發生。” 皇后聽了,驚愕的坐在座上。 她的指甲嵌在手掌心里,嘴唇已經開始哆嗦。 “刺殺?真的會發生你說的這種情況嗎?” 張蒼對曰: “皇后,朝中局勢向來波橘云詭,陛下也是小心小心再小心,沒想到還是發生這樣的事情,可見在秦國這樣的局勢下改革是多么的艱難。朝中的老臣都是對陛下心懷不滿。雖然暗殺大臣這樣的事情,在皇后聽來是匪夷所思,但是在秦國朝中,多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還請皇后速速派人暗中保護御史吧。” “暗中保護?” “正是。” 范增補道: “臣以為皇后當派一隊郎衛明著保護,隨后再另安排一支隊伍暗中保護,如此方可萬無一失。” 皇后聽明白了。 “前日,這些朝臣聯合跪在章臺宮前要我給姚賈、荀攸、趙嬰等人一個公道,我不得已,將自己的親兄長也送入大理寺,以為平息眾怒,也好重新讓司寇審查此案。但今日我算是明白了,這幫軍功舊貴戚他們哪里要的是公道,他們要的是我兄長的命,要的是給陛下下馬威!” 兩位臣子聽了,對視一眼。 “皇后您終于明白了。” 皇后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這才道: “這些人現在都被關押在大理寺。傳我詔令,未得陛下詔書,誰也不能從大理寺之中提人。這大理寺乃是秦國的司法之地,無有詔書,他們憑什么做事。太后沒有陛下授權,她說的話本就不作數。” “至于我的兄長,御史未有罪,如何能懲罰他前去軍中服勞役。除非陛下的詔令下達,否則誰也不能將他從大理寺提出。另外那二位上卿,十二位公侯,更加不許提前釋放。” 見到皇后態度如此堅決,這兩人思考了一番,覺得這也是個辦法。 因為能——拖! 只要拖到皇帝陛下來了,王戊的性命就肯定能保住了。反而按照他們先前的主意,御史出了大理寺,反而更加危險。 “皇后所言甚是,臣等這就下去安排。” 雖然皇后性子憨厚,但是關鍵時刻,卻總是能讓人眼前一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