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關(guān)東六郡的事情,想必眾臣都已經(jīng)聽說了。朕希望天下諸郡吏都能保持廉正。” 文武百官到了這個時候,一個個都表情肅穆,乖乖聽著馴斥。 “另外,朕昨夜夜召丞相,與丞相商議,決定在朝中設(shè)立政事堂。這政事堂下分設(shè)四部,吏部、禮部、工部、戶部。每個部分都分別掌管處理地方來的奏章。” “日后帝國政務(wù),凡上奏之簡,先入尚書臺備用抄錄,隨后再移交政事堂,由四部處理,最后再呈到章臺宮。” “四部之中,吏部為四部之首,不論從職能或是品階來看,吏部掌品秩銓選之制,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制之法。這吏部主管稱為尚書,是為吏部尚書。” “此職關(guān)系重大,朕也下議諸臣,請諸臣舉薦。” 扶蘇望了望朝野上下,他最希望看到的人此時此刻還遠在關(guān)外。 “這工部尚書就由原工部令姬豪擔(dān)任,上卿少府之職全部并入其下。天下礦產(chǎn)、工程、宮室墓地建筑,全部都要由工部尚書主管。” “戶部,掌管戶籍。帝國施行關(guān)中本位制,與戶籍制度關(guān)系密切。天下人口以及田產(chǎn)分布,朝中上下沒有人能比丞相更清楚。但是丞相不僅僅為百官之首,還掌管政事堂,朕就直接讓丞相分管了。” “馮相,此番有勞丞相了。” “為陛下分憂,臣之榮幸。” “置若禮部,掌管謁見朝拜之禮,原為帝國宗正,朕今日撤其職位,任子嬰為禮部尚書。掌管皇室以及宗族諸多禮儀。諸公子朝覲之事,也均由子嬰掌管。” 子嬰不過是替王戊說了句話,竟然贏得皇帝這么多好感,這就被拜為禮部尚書。 “臣謝陛下。” “今日朕下議了太多決定,待五日后早朝再行商議吧。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 …… …… 車輪滾滾,塵土飛揚,眾臣驅(qū)車出了宮門,各自奔回自己家府邸。 馮去疾一臉愁容,他此番雖然同時除掉了兩大政敵,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皇帝最后卻選擇了再次重用蒙恬。 馮去疾的拳頭攥的不能再緊。 是他小看了皇帝對蒙氏一族的容忍度。 還有尚書臺! 平日里是他這個丞相小瞧了這個機構(gòu)。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