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內史蒙恬只收一成的糧,也只交一成的糧給章邯。章邯心知,以蒙恬的個性,一定會把這件事鬧到朝堂上,如果這件事公開的話,朝中就有有人反對關中本位制,接著軍功爵制也難以廢除。” “于是,章邯少府便想了個辦法,他故意向內史蒙恬放出話來,說他貪墨,挑釁蒙恬,引得蒙恬直接上書狀告少府章邯。可是經廷尉查詢,卻什么也沒有查到。” “御史馮去疾監(jiān)察百官,朝中出了這樣的事情,馮去疾卻放出話去,說蒙氏兩兄弟聯合起來欺辱少府。蒙氏本來就在朝中炙手可熱,蒙武為護軍都尉,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蒙父自然親自到陛下面前請罪。” “但這件事過了不久之后,匈奴為禍,蒙恬將軍被派去前線。陛下又下令讓章邯兼任內史,掌管周邊賦稅。至于周縣訴訟刑獄案件,則由廷尉分管。如此才厘清這樁事情。” 這不是始皇帝暗暗默許這樣的事情繼續(xù)發(fā)生嗎?但是名義上,皇帝卻在對關中施行優(yōu)惠政策。 這關中本位制的施行根本就是只有表皮,難怪不出效果。 也難怪自己繼位時,眾大臣都佯裝出拜服模樣。 二世忽的覺得自己可笑。自己就像是一個高唱理想的人,自己是唱嗨了,但是這理想落到天下萬民身上,卻像是春雪,下得快化的快。非但沒有解天下之渴,反而弄的萬民更加焦灼。 不過扶蘇雖然厭惡馮去疾關鍵時刻倒打一耙,但是扶蘇卻也在這件事情中將這四個人的脾性摸了個透。 馮去疾根本就是皇帝授意誣告斥責蒙氏兄弟,而蒙氏兄弟還以為皇帝是被馮去疾蒙蔽,后來和馮氏緩和關系,也是因為想明白了這件事。馮氏給始皇帝背了這口大鍋,算是和始皇帝同心同德了。 (求波打賞好了!謝謝可愛的哥哥姐姐們。)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