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章平四十多歲,親眼見證秦國如何從七國之一蠶食天下,鯨吞四海,閱歷豐富。經歷過青年歲月的他,自然也容易理解皇帝。二世要比他年輕許多。 章平作揖,寬慰二世: “臣聽聞昔年孝公變法,也是持續了數年。變法本就是移風易俗的事情,數百年的習性,自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間完成。陛下應當放寬心才是。置若阻力,臣以為陛下只要耐心等候,相信隨著星移斗轉,那些曾經質疑陛下的聲音,最終都會消失。” “不知道在你眼中,朕是個什么樣的人?” 章平很平靜的應道: “陛下勵精圖治,名滿天下。” 這樣的回答,章平自然很滿意。 可是扶蘇卻逼問: “難道朕就僅此而已嗎?” 聽二世語氣不善,章平絲毫不敢怠慢,越發恭敬之余,他這才思考二世今夜的根本目的所在。 章氏一門對于二世而言唯一利益所在就是二十萬刑徒,但是章邯始終不明白,陛下需要二十萬刑徒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陛下有先見之明,倡導改革,福澤天下。” “如果你只會說這些,那朕全當這望夷宮今夜你沒有來過。” 二世淡淡的道。 對于一個臣子而言,皇帝的逐客令意味著永不錄用。除此之外,還要牽連族人。 章平心中生懼,但是他一時之間還是想不出,二世到底要他說什么。 “你可還記得公子虔和公孫賈?” “這二人分別是先秦惠文王的太子左傅和太子右傅。” “你可知道他們二人曾經在商鞅變法時經歷了什么?” “先秦惠文王為太子時,觸犯了律法,由太傅代為受罰為黥刑。” “按照秦法,受黥刑者意味著什么?” “為奴籍,不得錄用。” “那你知道為什么孝公要支持商鞅懲罰先秦惠文王的太傅嗎?” “殺一儆百,以儆效尤。” “由此可見,變法,就是要有人流血犧牲。對是不對?” “陛下所言自然都是對的。” “可是如今,朕變法,流血的卻是朕。朕作為提倡變法的人,到頭來卻是讓自己流血,你覺得這樣的變法能成功嗎?” 章平不敢再應答。 他似乎明白了二世讓他來望夷宮的用意。這是要把刀遞給章氏,讓章氏替皇帝動手。 “回答朕的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