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燒掉那些荊棘樹木,也破了荊楚之地的迷信,鋪平道路,設立驛站,這些才是統一之后應該做的。統一之后,天下人本來就應該安居樂業,致力耕織,自給自足。整日吵吵嚷嚷,說什么軍功是祖先之制,說到底,是想一面占著百姓們的膏梁,一面又不肯讓他們到別處去自力更生。” 司馬毋懌聽了,對二世流露出崇拜之色。 蒙忠聽了,一時間血脈賁張的。或許他有生之年,真的可以見到上古之時的圣人之治。 倒是這般格局,也讓蒙恬心胸頓開。 這強行讓各地百姓遷徙到另一處生活,讓彼此通婚,以促進天下民族融合。始皇帝經常做,動不動就讓軍隊趕上萬人背井離鄉,北方的趕到南面,西面的趕到東面,東面的拉到西面,天下的富商,全部都要到咸陽城住。 但是就是先帝,也從來沒有敢動過這樣的心思,居然反其道而行之,把咸陽城的人攆出去,以此來解決政治斗爭,并且一舉多得,同時解決財政入不敷出和咸陽城周邊賦稅過重的情況。 但蒙恬這樣身居高位的人,自然眼界更為開闊,他很清楚,以二世這樣的想法,成就一番惶惶之業,勢必會觸動非常多集團的利益。這一次,二世是身邊有刑徒,輕輕松松來了個甕中捉鱉,毫不費力。但是下一次呢。 守成艱辛,打造一個理想的國度,這條路可不是那么簡單容易的。別的不說,看看如今朝中,二世敗家到只剩下他們兩兄弟輔佐。 沒有得力的臣子,二世日后的路怕是更難走。但有一件事,卻是蒙恬認可二世的關鍵,二世真的知道,帝國應該何去何從! 但這一番話聽下來。蒙恬明白了二世的用意,心知這趙嬰等人是非得離開咸陽不可了。 蒙恬想著,等皇帝氣消了,他親自勸說趙嬰,讓他們戴罪立功,到時候他再對陛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到時候再讓陛下召他們回來。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