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怎么,難道說他沒有領悟我的好意,你明白了?” “兒略有所悟,只是……” 李信看了看左右,大呵一聲。 “你們都退下。” 眾人立刻停止手中的活計,紛紛溜沒了影兒。 說句實話,當李如意對他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李信心中一熱。因為他能感覺的出,這孩子有一點隨了他。 “你方才到底要說什么。” “兒是擔心父親,可是說這種話,怕是冒犯陛下。” “要說便說,怕這怕那,又能做成什么大事!”李信不耐,已經端起酒爵咕咚一聲,就將酒飲畢。 李如意應道: “兒此番,只是擔心父親,為父親作想。人人都知道,當今陛下是真的想要休戰。但是這北面的匈奴,從來都是侵略不止。這一次,陛下派了父親出面,實際上是要父親一舉驅退匈奴,讓其不敢來犯。” “對于陛下來說,此戰勝了,便可以為處理內政騰出時間來,是利天下的大好事;可是對父親來說,這件事未必會是一件喜事。功勞過高,權力過重,必定招致猜忌和懷疑。” “而父親背后,只有咋們一個李氏。并非兒不敬祖先,只是以咋們隴西李氏和咸陽城諸大宗相比,咋們李氏自然不占上風。既然如此,咋們李氏必然做事要萬分小心。” “以父親的功勞,本來應該是咸陽城位比三公的存在,但是父親卻選擇了留在隴西。” 事實上,以李信的功勞,混到今天其實有些屬實有些慘了。 別家掙得軍功,被封為侯,家中族人子弟一定會被提拔為三公九卿級別的文臣,但是他們李氏上下誰也沒被李信的爵位惠及。 “父親年紀輕輕,便屢建奇功,但是卻在封爵后長期碌碌無為。這一次,二世一登基就啟用父親,可見父親的機會來了。” 十年前,李信能被人幾句話就給撩撥發怒,那是因為他年輕,不服管教;十年后,他若是還這樣,那真的白吃了十年米。 李信聽了,捻捻胡須: “你是要我回咸陽城?” “孩兒正是此意。王氏和李氏,陛下一定更偏袒王氏。陛下派人去隴西郡,這隴西郡守李尹,又會讓章邯給陛下帶什么話呢。” 李信不喜歡二世,因為他自覺會被二世玩死。至于咸陽城,李信自然不愿意回去,咸陽城根本沒人歡迎他。 但是隴西,他只想安安靜靜在隴西做個實質上的地頭蛇,名聲沒有都可以。 除了打仗,李信自知自己的政治能力太過低下,他自然怯于面對咸陽城的人。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