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同樣的道理,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呢。如果你父親接受了王公的好意,一旦陛下真的召他去了咸陽城,那你父親就是欠了王公一個天大的人情。” “自古人情最難還。如果你接受了某個人的好處,那以后這個人要求你干什么事的時候,你很難拒絕,而這個時候你要付出的,遠遠超過你欠下的人情債。” “說什么薦舉,還不都是人情世故。人與人相處就是一種互利互惠。你父親受了他的薦舉去了朝中,便是蒙了王氏的名號。至此,爾等的父親在外人眼中,已經不是蕭何,而是王何了。” 兩個兒子聽了,頓時恍然大悟。蕭祿眼神黯淡,本以為自己正在高架上,可是忽的就仿佛掉到了暗無天日的深井。政治,從來都是黑色的。一旦當你接觸到,就會有這樣的感覺。 蕭延聽了,起初不覺得后怕,只是依照自己的生活經驗問道: “那如果父親真的被舉薦成功了,日后父親豈不是不僅要為皇帝陛下效勞,還要聽王公的話。皇后的地位更高,那父親到時候還要聽皇后的話。” 只這幾句話,就已經說到要害。 蕭祿明白了這里面的利害關系,這才說: “我聽說,秦國咸陽城是三公九卿,王公從前就是三公之一。如果王公真的能夠回到咸陽城,那么他的地位最差也還是上卿。王公深得陛下信任,到時候父親若是去了,一定會被眾人當做是王公的人。” “以王公的地位、身份,屆時不論父親身在何位。父親豈止是要三不五時前去拜謝人家,更要和王公在朝堂上同進同退。” 蕭母見兩個人終于明白了,自己也松了一口氣。 “道理正是如此。我聽說秦國從前有個非常厲害的人,名叫李斯。他曾經是楚國下蔡人,為始皇帝效力。可是到最后,卻因為造謠太子身敗名裂。你的父親經常對我說起此事。細想想,如果我們真的接受了王公的好意,日后便是要站在當朝太子身后。” “帝皇之家不是我們這種尋常人家可以比擬的。你父親經常對我說,帝皇家的家事,放在天下那都是一等一的大事。帝王家的每一件家世都關乎著國本。” 太子勢力太過,皇帝能睡好覺嗎?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