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一次會議-《天天中獎》
第(3/3)頁
裴雯雯有點小郁悶,她知道是怎么回事。
董事長辦公室。
四位高薪挖來的高管和兩個技術團隊的負責人都到了。
辦公室有個會客區,六人在沙發上坐了一圈。
江帆把打印好的紙一人發了一頁,說道:“開個短會,這應該是咱們第一次開會。先說一下目標,我認為短視頻是互聯網行業的又一個風口,未來會誕生巨頭級別的大公司,抓住這個風口,相信各位都將是未來的億萬富豪,我整理了一些想法,你們先看看,。”
大伙不露聲色,都低頭認真看紙上的內容。
一個不懂技術的人,卻在這里給互聯網行業下論斷。
而且是論斷行業的新風向,姑且聽聽再說。
紙上的內容并不多,只有正反兩頁,是江帆挖空心思寫的一些抖音的功能和內容,還有幾年之后行業在研究了抖音的成功后總結出的一些東西,換了個時間線,以現在的認寫成了預測,最后理出了一個大概的脈絡,目標基本上算是比較明確。
“音樂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江帆泡了杯茶,道:“音樂天然具有較強的表達特性,而短視頻則是一種自帶流行文化潛質的表達方式。因此,我認為音樂短視頻能很好的和年輕人的表達訴求相吻合,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切入點,而把音樂短視頻作為切入點,我們的定位很明確,就是年輕人。”
沒有人說話,心里卻有點驚訝。
老板不懂技術,好像也不是互聯網從業者。
看能說出這番見解,可見并不是一無所知。
至少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江帆繼續說道:“當然,切入點好不好,定位明不明確,只是成功的基礎,并不代表一定能成功,下面說的是核心,人工智能大家都不陌生吧?”
兩位技術團隊的負責人點點頭,當然不會陌生。
剩下四位也都點頭,雖然不是搞技術出身,但也算是從業人員。
自然知道人工智能。
“頭條的算法呢?”
江帆問道:“有誰了解過?”
曹光道:“頭條是通過算法根據用戶使用習慣進行數據挖掘,并精準地開展個性化內容推送,實現信息分發與受眾興趣標簽的高精度匹配,可以說相當厲害。”
顧鋒也點點頭,作為從業人員,還是技術人員,怎么可能不了解頭條的算法。
江帆道:“這是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也是頭條突圍的關鍵,我們的產品也必須要建立算法體系,這是未來以人工智能為驅動的互聯網行業致勝的關鍵,也是我們在短視頻行業突圍的關鍵,所以從一開始,我們就要抓住這個核心去打造產品。”
曹光把紙放下,道:“按照您定的目標,我們現在的人手肯定不夠。”
顧鋒也道:“而且我們沒有出色的算法架構師。”
“人不夠就招,沒有人才就挖。”
江帆鏗鏘有力:“只要有真本事,薪水不是問題,資金也不是問題,魔都沒有就去深城和京城挖,甚至到硅谷去挖也可以,只要肯來,什么都可以談,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你們提要求,吳艷梅負責解決人才的問題,有沒有問題?”
最后一句是問吳艷梅的。
“沒問題。”
吳艷梅回答的也很干脆。
本就是互聯網行業的高級人力資源從業人員,手里握著一大把的高級人才資料,怎么可能有問題,只要老板肯給錢,要多少人才都能給挖過來。
江帆問曹光和顧鋒:“多久能拿出產品?”
曹光沉吟了下,道:“按照您給的要求,我需要半年時間。”
顧鋒考慮了下,道:“我需要四個月的時間。”
曹光瞥他一眼,心想好你個顧鋒,這不是給我上眼藥嘛!
江帆算了一下,道:“給你們三個月的時間,必須拿出1.0版本。”
兩人頓覺壓力山大,若是普通的短視頻APP,一兩個月時間就夠了。
可江老板給定的目標太變態,不說別的,光是構建核心算法實現內容的精準推送就不是那么容易能實現的,更別說還有諸如‘通過濾鏡美顏讓世上再無丑女’此類的要求了。
濾鏡美顏簡單,但要達到江老板的要求,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涉及要的技術難題太多,需要一項項去攻破。
而這是需要時間的。
可是,江老板已經給劃定了時間,兩人唯有硬著頭皮應下。
會議結束,兩人回到辦公區后迅速召集團隊開會。
齊亮卻沒有走,等其他人出去后,才報告江老板:“江總,公司資金不多了。”
江帆道:“回頭我再轉一千萬到公司賬上。”
齊亮問道:“要不要找天使投資,我認識幾位天使投資人。”
“不用。”
江帆道:“短期內公司的資金不會有問題,等可以上市的時候再說。”
齊亮眼皮一跳,老板的資本實力很雄厚啊!
有點難以理解。
這么年輕,看著也不像富二代。
哪來的這么雄厚的資本。
瞬間覺的自己這個財務總監似乎沒多少用武之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