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43章 今晚不準上三樓-《天天中獎》


    第(1/3)頁

    江帆在夏威夷待了三天就離開了,飛去了曰本。

    江爸江媽則去了舊金山,到了舊金山后被呂小米安排的人接上,驅車去了一個名叫布倫特的小鎮,兩個小時的車程,到小鎮轉了一圈,才去了農場。

    江帆買的農場就在小鎮附近,離小鎮半個小時車程。

    兩萬多英畝的農場很大,超級大。

    繞一圈都要好幾十公里。

    相比城市,江爸江媽更喜歡農村。

    這里的農村很干凈,地大人少房子稀,看著很舒服。

    江媽覺的好差太大:“我們的農村啥時候能建成這樣!”

    江爸說道:“我們的城市建的已經不比老美差了,甚至比老美更好,但農村建設的差距太大,還有的追趕,都抓城市化建設,想把農村建設好不知道要等到啥時候了。”

    順著鄉間公路跑了一陣,車隊停在了一個大院子里。

    院子夠大,三面都蓋了房子,只有南面留空。

    房子有些老舊,前任農場主純粹投資,沒怎么收拾房子。

    江爸和江媽看了看,老式的磚混結構,不是木板房,好好拾掇一下也能住,沒必要拆了重新建房,院子很干凈,明顯有人在打理,就是有點粗獷了,不太精致。

    農場有幾十號工人,管事享利是個五十多歲的白人,很是熱情。

    帶著江爸江媽看完房子,又去了其他幾位居住點看了看。

    農場太大,有好幾處居住點,工人也是分散居住的。

    江爸還有心思學習,學了半年的英語,勉強能聽懂幾句,但只能聽不會說,還得靠翻譯轉述,交流起來挺費勁,看完幾處居住點,最后回到大院子,安頓下來。

    大院子是主宅,工人不在這里住。

    江爸江媽住了幾天,每天跟著享利看著工人們忙活,和工人們交流,江爸很快就學會了一些日常用語,磕磕絆絆勉強能跟享利交流了,還教江媽說英語。

    奈何江媽文化程度太低,小學上到二年級就不上了,寫自己的名字都費勁,學英語實在有點吃力,只能記住幾句常用的問候語,還是只能聽不會說那種。

    跟好多農村的人不會說普通話一樣。

    不是不會,而是不好意思說。

    在農場住了一星期,江爸都有點不想走了。

    這里的生活太安逸,沒有紛爭和各種不開心不愉快,有種遠離塵世的清凈,唯一不好的是購物太麻煩,買個東西至少得驅車半個小時,不像老家出門就是商店。

    奈何行程早就定下,這次來農場已經耽誤不少時間。

    江爸江媽只得踏上旅程,飛往歐洲。

    ……

    東京。

    江帆第一次來曰本,感覺不是太好。

    人太多了,和魔都一樣,走到哪里都是人。

    待了五天,見了不少人,也去了好多地方。

    這天晚上,江帆沒讓外方人員陪同,叫上楊甲琛和一眾隨行人員夜游京都,看了看底層人的活會,在吉祥寺美食街,還興致勃勃地買了一份拔絲地瓜邊走邊吃。

    呂小米不想吃拔絲地瓜,買了一份玉子燒小口小口的吃。

    “沒想到東京也有這樣的東西!”

    江帆一邊吃一邊說:“還以為這種拔絲紅薯只有咱們老家才有,沒想到曰本人也吃這個玩意,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出來看一看,確實有點坐井觀天!”

    楊甲琛道:“曰本和咱們的飲食差別沒有和西方差別大,有些小吃都一樣!”

    江帆點頭,他對曰本的飲食沒研究,僅有的認知也是魔都那些日式餐廳的料理。

    來了一趟東京,才知道想差了。

    就跟唐人街的中餐和國內中餐一樣,壓根不是一回事。

    呂小米忍了忍,還是沒有忍住:“這是拔絲地瓜,不是拔絲紅薯。”

    江帆不以為意:“有別區嗎,地瓜可不就是紅薯?”

    呂小米臉皮抽了抽,誰說地瓜就是紅薯。

    掃了一眼楊甲琛和隨行人員,大多數人都是一臉好奇,顯然也不知道地瓜和紅薯有什么區別,只要兩個年輕人臉皮也在抽搐,明顯知道區別。

    呂小米道:“不一樣的,地瓜是地瓜,不是紅薯!”

    江帆還驚訝了:“怎么不是,我們一直把紅薯叫地瓜的。”

    楊甲琛等人也一臉納悶,傻傻搞不清楚地瓜和紅薯有什么區別。

    呂小米就給他科譜:“地瓜不是紅薯,地瓜屬豆科豆屬植物,是豆薯的別稱,皮和里面都是白的,紅薯的學名是番薯,是從國外引進的,不是一個東西!”

    江帆驚訝萬分,他一直聽人把紅薯叫作地瓜,也一直認為是一個東西,還是第一次聽說紅薯和地瓜是兩種植物,看向楊甲琛等人:“你們知道不?”

    楊甲琛搖搖頭:“我也一直認為地瓜就是紅薯。”

    呂小米道:“好多北方人都把紅薯叫地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