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元青花這個陳夏知道。 他前世的時候,瓷器界都拍出了天價,不管人家到底是不是洗錢,但幾個億的成交價那是驚為天人。 不過元青花值錢的都是人物故事圖案,這罐子上畫的沒一個小人兒。 陳夏砸吧了兩下,問道: “余天明,你這罐子我也看不懂,明天我再讓懂行的人瞧瞧,你說吧,這咸菜罐子你準備賣多少錢?” 余天明不好意思地說道:“陳大夫,你看能不能給換成藥?我家里人也得了流感,等著藥救命呢。” 陳夏搖頭,“這罐子可不像阿狗那個手鐲,那個至少漂亮,你這個咸菜罐子真不值錢。” 旁邊吃西瓜的農(nóng)民聽了集體狂點頭,如果咸菜罐子值錢,他們家也有不少呢。 余天明想了一下,又從懷里摸出一塊乳白色的玉墜子,大概就成人拇指那般大小,拿給了陳夏道: “陳大夫,你看再加上這塊玉如何?” 陳夏拿起來左右看了半天,就看懂這塊白白的玉上面雕著兩朵蘭花,上手一摸非常油膩爽滑,很舒服的感覺。 “行吧,那就你這咸菜罐子再加這塊白色的石頭,我給你一個療程的特效藥。不過我們可要說好,我是真不知道你們這些東西值多少錢,無論虧了賺了,以后大家都不能計較,今天請幾位農(nóng)民兄弟做個見證。” 余阿狗和余天明趕緊賠笑道: “哪能呀,說實話這次是咱兄弟占了陳大夫的便宜,實在對不住,對不住。” 那些吃瓜的農(nóng)民們也紛紛表示這事是你情我愿,公平交易,他們可以做個見證,誰反悔誰就是孫子。 就這樣,幾個農(nóng)民吃完西瓜,把藥藏在自己身上,就此告辭離開了。 這次交易大家都很滿意。 最滿意的是就是余家兄弟,他們從小就是村里的小癩子,用農(nóng)村人的眼光看來就是好吃懶做。 但這兩人的頭腦又相當聰明,膽子也大,敢用幾件地主家抄來的老物件來換藥,然后跑到二十公里外的越州市區(qū)倒賣掉。 這30塊錢可是純利潤。 那是種田能比的?讓他們種田,不餓死就不錯了。 另外兩人也下定了決心,既然陳夏有錢,不懂行,偏偏喜歡什么老物件,那他們就在越州城里面去收購一下老物件來賣給他,做個中間商賺點差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