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我與吉田稱兄弟-《江戶旅人》
第(2/3)頁
作為一個連名帖都沒有,最窮的時候幫著家里下地種菜吃的外樣大名家臣,吉田寅次郎原本甚至擔心忠右衛門不會接見自己。之所以敢上門,純粹是因為忠右衛門人設立的好,關東呼保義嘛,只要肯上門來的,都是我兄弟。
真有本事的那便傾心結交,沒有本事的也管一頓飯再送走。反正繼承了慈愛老和尚遺產的忠右衛門土大款的很,再說咱不是還有一份鐵桿莊稼知行在嘛。家里旱澇保收的一百多石大米,盡夠吃的。
懷著試一試心情上門的吉田寅次郎,不僅得到了忠右衛門的熱情迎接。在與忠右衛門長談之后,發現忠右衛門和自己的許多想法不謀而合,對于時局世事也都是洞明如炬。
果真是盛名之下無虛士!
這樣的才能賢德之士,可惜是個幕府的旗本,要是我毛利家的武士,我一定日夜侍奉在榻前,朝夕請教。跟著他干出一場翻天覆地的大事業,把這破爛的舊幕府給砸的稀碎。
“來來來,今晚留在我家可好,我與老弟同塌而眠,促膝長談?!?
“固所愿也,不敢請爾?!毙∑ê⒆?,人小鬼大,搞得和個小老頭一樣,又朝忠右衛門鞠了一躬。
進了忠右衛門的書房兼臥室,吉田寅次郎大開眼界,幾乎整面墻的各種書籍。全都是之前抄渡邊華山的家,抄來的東西。
原本是預防渡邊華山又說點什么大逆不道的話,這才檢抄來江戶,供當時的大目付跡部良弼以及目付鳥居耀藏檢查。可是水野忠邦本來就惋惜因言獲罪的渡邊華山自殺,現在想著這人都死透了,就別追究了。
大目付跡部良弼就是水野忠邦的親弟弟,還不是自己老哥說啥就是啥。簡單的上報說沒有任何狂妄悖逆之語,就把這些書給定性了。
本來這些書要么就發還家人,要么就原地銷毀。忠右衛門在拿到了確認這些書籍沒有問題的回執之后,給渡邊華山的兒子送了黃金十兩(骨折價),就給買了下來。
“寅次郎若有喜歡的,可自行取閱。”忠右衛門大手一揮。
“太好了!”
還別說,若是說忠右衛門前世十三歲的時候,那還玩性大的很,天天只想出門浪。而眼前的吉田寅次郎卻樂意沉浸于知識的海洋,對于有書讀高興的手舞足蹈,揀起一冊渡邊華山翻譯的蘭學書籍,便坐了下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