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佐賀辦法詳記錄-《江戶旅人》
第(2/3)頁
咱們也不是要去看鍋島直正行房,要看的乃是佐賀的經濟產業部門。根據本島藤太郎的描述,佐賀的主力出口產品有兩個,一個是蠟,一個是陶瓷。
蠟就不必多說了,并非是工業合成蠟,而是日本種植比較廣泛的烏桕樹所出產的木蠟。如果有人對佐賀藩蠟的產量不太清楚的話,咱們不妨用一個更加貼切的比喻。東北的張大帥用大豆換回來一條巡洋艦,而鍋島直正用蠟也換回了一條縱帆兵船飛云丸。
得益于仔細的標準和認真的培育,佐賀藩出產的蠟質量非常好。換回這樣一條標準的西式兵艦,居然只花了佐賀藩大半年的蠟產量,約合白銀三千貫。
荷蘭還覺得這筆生意大賺特賺了,把蠟運到印度賣給英國人就能得到幾乎翻倍的利潤,要是運回歐洲,這個價格還能再漲一倍。據說人家見識了佐賀蠟的品質之后,甚至愿意先付定金,直接將來年的產量部預定掉。
除了蠟以外,就是未來在國際上面也相當有名的伊萬里燒!
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有田燒,反正都是佐賀出品的瓷器,經過鍋島家兩代人的整治以后,伊萬里燒大量的出口外銷,其產品受到歐洲的追捧。
眾所周知的,在歐洲自己也能燒制瓷器之后,他的制瓷技術突飛猛進,最后甚至有些地方出產的瓷器已經完不輸中國江西景德鎮所產的瓷器,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即使如此,歐洲地區旺盛的瓷器需求,以及對遙遠東方進口貨的追捧,還是使得中國與日本產的瓷器大量外銷。道理很簡單的嘛,不管什么社會,總會有有錢有閑的人,要玩點與眾不同的東西。都用國產的,怎么能夠顯示出他們的逼格呢。
所以就算歐洲產的白瓷再好,你身為有閑階層,拿不出幾套進口的茶具,還是會被隔壁家的太太暗中嘲笑的呀。
只要不是真正的沒有攀比的大同社會,歐洲對遙遠東方瓷器的追求就不會徹底降低為零。別說是清代了,民國,乃至于建國以后,中國也大量的生產外銷瓷。日本的伊萬里燒也是這樣,幾乎就沒有中斷過外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