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奈何富津無進項-《江戶旅人》
第(2/3)頁
幕府的浦賀奉行也應該改一改,設置成為浦賀東西奉行,在浦賀設置浦賀與力,在富津設置富津與力。兩個與力各自管理江戶灣東西兩邊的炮臺,遇到戰事則由浦賀奉行統一指揮,東西呼應,一道對敵作戰。
這也被忠右衛門寫進了建議書里面,就算現在通信手段低下,江戶灣這個門戶也要做到統一指揮,等將來電報傳到了日本,就可以設置電報聯絡,問題不大。忠右衛門依稀記得,英國應該已經開始鋪設歐洲大陸同英倫三島的跨海電報線路,具體哪一年不太清楚,但也應該就在最近這幾年。
留英的學生這會子肯定已經到了倫敦,可以派人送信去問問,讓他們每個月都把在英國聽到的消息編撰成冊送回日本。十九世紀的中后期,那就是日新月異的時代,每一天都有新的科技發現,多了解一下挺好的。
得了,在富津呆了三天,大致的繞著整個富津半島走完,忠右衛門又自己詳細記錄了一番富津的情形。主要是看看這地方有沒有什么油水,或者可以發展的地方。
因為一旦修筑炮臺,增設駐軍,派遣官吏。那么這個地方就一定要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如果這個地方的產出,不足以養活派遣到這里的各種人員,憑幕府那個腦子里面塞了不知道什么漿糊的思維,最后一定會有傻批提議把這個地方撤除防備,以減少開支。
不要不相信,干出這種事情的人多了去了,數都數不清。最有名的莫過于崇禎皇帝朱由檢,他覺得裁撤驛站能夠節省幾十萬開支,于是裁撤了,且不說什么李自成是一個驛卒,裁了他就沒了生計這是話。
光是明朝廷因為驛站的減少,對于地方上面的了解、掌控、鎮壓力度的下降,就遠比能省下幾十萬兩銀子來的重要的多。
可他就是撤了,而且像是裁撤驛站這種爛事,他做的多了。他還宣布免去秀才生員的優免份額,這對于家里有舉人進士的真老爺,那自然是毫無殺傷力??蓪τ谀欠N普通讀書人,沒有投獻的地產,也沒有蔭庇的佃戶的那種,那就是要了命咯。
其結果就是連秀才生員都被朱由檢給推到了明王朝的對立面,讀書人都開始跳離明王朝的破船,這破朝廷還能好了?
所以富津這個地方一定要有點油水能夠刮,不然要不了兩年,幕府中樞一定會設法把這地方的守備給裁撤掉,省下那么幾個微不足道的開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