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11.傳習隊擴軍募勇-《江戶旅人》


    第(2/3)頁

    至于為什么忠右衛門不去提,反而讓川路圣謨來提。理由也很簡單,忠右衛門提了,咱就變成了提案人,很多話就沒法說,不能夠全力促成此事。若是提案人換成了川路圣謨,忠右衛門就能變成支持者,在幕閣之中到處游說,使其成案。

    大小也算是利用了一下川路圣謨吧……

    而且忠右衛門現在事情很多,江戶大學草創,各種規章制度需要定下。幸虧之前建造校舍的時候圈了不少地,這會子不需要再遷移什么校舍了,省去了非常多的麻煩。

    除開學校這邊,傳習隊那里的擴軍提案,也在幕府里面徹底走完程序,德川家慶在水野忠邦的建議下,準備把部隊人數擴充至五千或六千,預算也已經編列了出來。就是兵源暫時不好找,需要再行商討。

    所以富津炮臺的事情,忠右衛門只能旁敲側擊,幫著通過。確實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專門為了多添設幾門大炮奔走。

    眼下還是先緊著募兵的事情辦吧!

    怎么辦呢?幕府還是不敢跨出招收平民從軍的那個坎兒。這回經過商議,換成了招收關東天領上面“苗字帶刀”者家中的男丁。約等于是把招兵范圍放開到豪商、豪農、地主、町人中有錢有勢的那一部分。

    這些人不是武士,但是有佩刀權,理論上在將軍様打仗的時候,也會征召到他們的頭上。將軍様賜予他們苗字佩刀權,那附帶的義務就是打仗扛槍唄。

    有一說一,這個事情辦起來,也沒有太多的反對聲浪。一來還是沒有觸及平民當兵的底線,二來就是幕府歷年來,本身就大量的雇傭各種苗字佩刀者奉公。

    尤其像是自數十年前開始的,對蝦夷地區的探索和考察,大多都是雇傭這種有測量以及制圖本領的苗字佩刀者。畢竟老舊的幕府武士團里面,很難有專門研習這些技能的武士。

    咱們之前的侍從,天野八郎和寺澤新太郎,不就都是農家的次子出身嘛。換到隔壁大陸上面,這約等于是“良家子”,小地主家的兒子。有時間有金錢,讀書識字,可能還學習了武藝,身體素質相對也比較好。

    因為日本此時固有的長子繼承家業的制度,如果家中有幾個兒子的話,除開繼承家業的那人以外,其他人一般連分家的資格都沒有。大多數時候,都是送人或者想辦法自謀生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