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權衡政治憂后事-《江戶旅人》
第(2/3)頁
忠右衛門現在正經的家臣就三個,天野八郎在英國,寺澤新太郎在蝦夷,黑川慶德倒是在身邊。其他的都還小,還在學藝,福澤諭吉要送去英國留學,土方歲三和未來的近藤勇還在學習武藝。
就這幾個人,怎么可能撐起一份十萬二十萬的家業?十萬石的大名,怎么著也要有個五六百的家臣,這是最少了,甚至還湊不夠參勤交代的諸侯行列呢。
“效仿御三卿之例,直接撥給旗本御家人五百家便是。”大岡忠固心想你這老子怎么連這點彎都轉不過來。
御三卿的家臣就都是將軍直接撥給旗本御家人充任的,現在忠右衛門另立一藩,也別去什么狗屁封地了,湊合著和天領繼續管著就是。主要是給忠右衛門一個身份地位。
不論是德川家定還是另外的長吉郎和拾丸,其實都有先于忠右衛門去世的可能。兩個孩子那么小,有今天沒明天的。雖然說是讓拾丸入繼一橋家,作為嗣君的人選之一,可他要是沒活下來呢?
到時候忠右衛門家門也立起來了,名聲也壯大了,勢力也培植了,保不齊還能拉攏點諸侯和譜代。國賴長君,正好忠右衛門就頂班唄。
若果孩子能長大,他身為諸侯,且年富力強,正好輔政在朝。有這樣一個能辦事的人輔佐,這江山不得多活幾十年啊。
“倒也可以……”大岡忠固到底是那個跟在德川家慶后面擦了三十年屁股的老侍從,基本上德川家慶想到啥,大岡忠固都提前想到了,并且有所安排。
“單獨立一家門可否?”不過德川家慶還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跟自己一個苗字。
以前他很年輕,不在乎,反正能夠生呢。基本上就是一年一到兩個的速度在誕下子女,所以把孩子送給別家也無妨。可現在他已經五十九歲了,格外的重視親情。不然之前也不會摒棄上一代仇怨,提拔德川慶喜去紀州家。
人年紀一大,可能就真的更加渴望親情的陪伴吧。這也是德川家慶極為喜愛拾丸的緣故,好孫子天天抱著也不嫌煩。
好容易多一個兒子出來,德川家慶盡管知道把他分出去繼承一個別的家門,這樣比較穩妥,可是這不是心里面不舒服嘛。自己這好好地兒子,一下子又成了別人的兒子了。
“若如此,何不直接立為世子之嗣?”大岡忠固就差翻個白眼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