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山形一橋概不要-《江戶旅人》
第(2/3)頁
“竟有這等事?”德川家定雖然久在深宮,可是他也知道現在幕府的財政幾乎崩潰,完全就是寅吃卯糧。
連帶著世人滿滿的贊譽辭世的水野忠邦,在沒有錢的時候,要么就是去抄豪商的家,要么就是去敲詐勒索諸侯。甚至還發行了天保當百錢,改鑄了金小判,反正就是搞錢,為了搞錢已經算是臉都不要了。
幕府最近這幾代將軍,包括德川家齊、德川家慶,以及現在眼前的德川家定,實際上都知道幕府沒錢,所以德川家齊任用松平定信,德川家慶任用水野忠邦,都試圖重整財政,恢復幕府的經濟基礎。
有一說一,能夠有這樣的意識,還真的進行改革,雖然改革大多失敗了,并沒有使得幕府的財政好轉,可幕府這末期的幾位將軍,光是這點來說,就算不上純粹的昏君。
“正是如此!臣弟以為現在應當繼續流放罪犯去往蝦夷,充實金山,開拓礦脈。然后再以此金山為本金,開拓實業,振作國用。”忠右衛門開始給德川家定畫餅。
咱們之前其實就有這個想法,但是當時的想法是靠鴻之舞金山那個年產黃金一噸半,白銀好幾噸的龐大財富,來給幕府補補血,最后好讓幕府有多余的錢來整軍經武。內修兵備,外御強敵,盡量的延緩幕府的衰亡。
現在則更進一步,忠右衛門身份不同了,可以實際執掌的權柄也不同了。那么這個計劃完全可以拓展開來,進行更加詳細的操作。
以龐大的現金來源為支撐,忠右衛門可以先行發展和培育繅絲業。在繅絲業擴張完成,出口大大增加,獲得相應的收入之后。再將這些利潤投入鐵礦、煤炭、化學、金屬、造船等事關軍事的工業之中。
盡快在幕府西國的天領之中,設置長崎制鐵所,調用西國地方出產的鐵礦石,以及佐賀長崎外島上面質量不遜于威爾士白煤的煤炭,加大國內的鋼鐵產量。
另外就是在橫濱地方,也就是浦賀到江戶這沿線的臨海地區,設置制鋼所和造船廠以及海軍兵學校,充實幕府在海軍上面的短板,加快幕府海軍的建設。
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有錢就要選拔留學生,往歐美送,不論是學礦山也好,是學機械也罷,都行。只要留洋歸來,學有成材的人能有數千員,那么后續不論是辦學還是實業,都將有足夠的人才儲備。
藍圖很大,起碼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有所成就!
“不妥不妥!”忠右衛門的大餅畫完,而且還自我感覺十分良好,結果德川家定聽了居然連連搖頭,表示這么做不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