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募得礦勇來當兵-《江戶旅人》
第(3/3)頁
搞得現在幕府已經準備關閉足尾銅山,或者把他轉包給私人,賣上三瓜兩棗的,弄上三五百兩黃金,起碼把鑄錢座淘汰下來的人員的安置費給弄來。
“已經枯竭了嗎?”忠右衛門不是很清楚足尾銅山的現狀,但是在未來的一百多年里,足尾銅山還是全日本最大的銅礦啊。
“不枯竭他們能來當兵嗎?”松平齊宣笑了笑。
幕府的礦務,實際上是專門派遣官員作為主導,但是實際的經營又交給專業人士。一定要弄個形容詞的話,那就是“官督商辦”。那些實際承辦開采的礦師,因為和幕府的積極合作,所以大多得到了幕府的賞賜,得以“苗字佩刀”。
于是銅礦干不成了,給將軍様扛槍算求。反正都是混口飯吃,在礦坑下面的風險,保不齊比當兵吃了槍子的風險還小呢。
理確實是這么一個理,如果拿火繩槍來對比的話,可能真的上了戰場被火繩槍打死的幾率,要小于每年礦難死掉的幾率。
提這事也沒啥意思,現在連礦工都開始自尋生路了,說明足尾銅山真的是要倒閉了啊。忠右衛門感覺不能讓他就這樣完蛋了,倒不是說有什么目的,純粹是現在在東亞,銅的價格還算是不錯的,足尾銅山經營得好,絕對有利可圖啊。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