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黑船來航叩國門-《江戶旅人》
第(2/3)頁
英國方面更加務實一點,港督文咸令巴夏禮和帶兵的士迪佛利,以督促幕府開國為要。開炮讓美國人先開第一炮,英軍打配合就算完事。而且即使開戰,也不允許士兵上岸以后四處劫掠,征集補給都要付錢,避免日本老百姓群起反抗。
對了,美國來了十一條戰艦,英國也來了十一條,外帶之前地中海艦隊的兩條蒸汽巡防艦。地中海艦隊的兩條船明確表態不參戰,除非序列劃入遠東艦隊。所以這兩條船就作為運兵船和補給船的護衛艦,距離主力艦隊稍遠。
美國的十一條軍艦,只有六條是蒸汽動力戰艦,其中還有四條是明輪船,僅僅兩條換成了螺旋槳。剩下的五條,都是木殼風帆戰艦,相對的就沒有幾條蒸汽船靈活。
英軍的情況差不多,帶英的海軍確實是世界第一,但也正是因為他世界第一,需要維持的艦隊就非常龐大。就算各地的船廠開足馬力的建造,那也得一步一步的輪換啊。
以帶英帝國的實際情況而言,最先換代的肯定是本隊的艦隊和地中海的艦隊,然后才輪到印度,再然后才輪到遠東。所以十一條英國戰艦,只有七條蒸汽戰艦,剩下四條還是老式的風帆戰艦。
但即便如此,如此龐大的艦隊,也是幕府前所未見的巨大艦隊,足以震撼幕府上上下下所有人。
和川路圣謨預料的一點兒不差,當得知英米聯軍戰船百十,部眾二萬前來叩關,整個幕府亂了一個徹底。即使是最堅定的主戰派松平慶永現在也換了說法。
炮臺估計是守不住的,先命炮臺死守,消耗洋夷的氣勢和彈藥。節節阻擊,等到洋夷的氣勢都被消耗一空,登陸之后,再行會戰。
到時候洋夷沒有了堅船利炮的協助,頂多也就一二萬人,幕府打發江戶城下二十萬武士,一人一刀,發揮日本武士精湛的近身搏擊之術。就算是一換一,死他兩萬個武士,那也是幕府占便宜(史實,并非杜撰!)。
一戰把英米鬼畜打的膽寒了,他們以后就不敢再來。而且來這一二萬人都需要籌備這么多年,想要發更多兵來,豈不是需要十年二十年。等二十年后,那是下一代人的事了,下一代人肯定有新辦法對付。
好家伙!
左右的幕閣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無語。這特么是人能想出來的辦法?旗本八萬騎,還有隨同諸侯前來交代的十余萬武士,都是什么貨色,在座的心里難道沒數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