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不容你強加鐐銬-《江戶旅人》
第(2/3)頁
至于半個小時以后,是不是真的要同幕府開戰,佩里確實還沒有決定好。他的海軍連著海軍陸戰隊,加起來五千剛冒尖。真要打起來,海軍得在海上同炮臺周旋,海軍陸戰隊則需要快速登陸,包抄炮臺。
算下來能夠上岸的頂多也就三千人,這已經是米勒德·菲爾莫爾總統為他盡力籌措戰爭經費,同時說服國會之后的結果了。須知歷史上佩里敦促幕府開國,實際上只帶了兩千多人,這已經是翻番咯。
正當佩里天人交戰不休時,浦賀炮臺上面升起了備戰的狼煙,富津炮臺隨即升煙呼應。只見得兩岸炮臺呼喊不絕,煙塵驟起。
約略過了十分多鐘,忠右衛門預定的三十分鐘時間已至,浦賀炮臺主炮臺猛烈開火。由江川英龍督造的西式重炮,發出了震動天地的轟鳴。
隨后浦賀東西兩側炮臺之大炮,接二連三的開火試炮。這既是為了顯示幕府的決心,也是為接下來的作戰,進行戰前校準。
誠然,現在諸炮位依次開炮,會暴露火炮的位置。可是相比較于盲打,先行確定火炮情況,以積極的態度應對馬上的炮戰,也是非常必要的。忠右衛門雖然平時行事并不算太大膽,可這時候容不得畏縮猶豫。
停在海上錨地的英美聯軍紋絲不動,佩里和巴夏禮他們當然不是傻的,不可能把船只停到岸上的炮臺射程之內。至于運兵船和補給船,那更是離得遠呢。在幕府沒有海軍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威脅的到聯軍的船只。
至于什么火攻船,真沒有什么作用了,不提也罷……
“似乎日本抵抗的決心非常堅定……”佩里一面令人詳細記錄浦賀、富津炮臺的炮位情況,一面拿起望遠鏡,試圖更清晰的觀察幕府軍的操作情況。
“或許是我們的要求實在難以接受?”祖阿伯特說出了一句連他自己都不太確定的話。
根據美國同清朝廷簽訂《望廈條約》的經驗,祖阿伯特認為美國向幕府提的要求其實非常寬厚,一點兒都不嚴厲。
日本人怎么連這么“優厚”的條約都不肯簽?
須知清朝廷已經允許同美國協定關稅,條約規定:“倘中國日后欲將稅率變更,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此為《南京條約》規定“協定關稅”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嚴重地損害了中國的經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