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美軍先發(fā)攻富津-《江戶旅人》
第(2/3)頁
賣完美國賣日本,管他呢,反正只要符合帶英帝國的利益,巴夏禮賣起來毫無心理負擔。不就是攪屎棍嘛,我是棍,你們是那啥,很形象的。
得了,商議作戰(zhàn)吧。根據(jù)現(xiàn)場的觀察,佩里發(fā)現(xiàn)浦賀附近炮臺群的火力配置,明顯是浦賀這邊更強,而富津稍弱。
這個情況也確實不錯,江戶灣西岸,從浦賀到品川的炮臺,是水野忠邦殺了人家錢屋全家,抄家抄來的七十五萬兩黃金構建起來的堅固炮臺群。全部由荷蘭工程師哈萊德斯設計,江川英龍督修,非常完備。
等到修筑富津、佃島和洲崎炮臺時,幕府的財政就一般了。所以像是富津炮臺,只設計了面對太平洋南炮臺,而忽略了面對江戶灣的北炮臺。加上當時是島津氏御家騷動,被幕府攤派修筑江戶灣東岸炮臺群,他不可能主動幫幕府完善工事的。
隨即便導致了富津炮臺只有半座,另外半座并未修筑起來,無法形成完整的火力。這一點也為佩里發(fā)現(xiàn),無可奈何的事。
既然幕府的防御有漏洞,而且幕府在浦賀主持防御的總管大臣駐防浦賀而非富津,顯然富津的軍隊應該更少。不打富津,難道去啃浦賀的硬骨頭嗎?
聽了佩里的想法,巴夏禮就一個意思,他不反對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小規(guī)模戰(zhàn)斗,但是英軍從馬來半島匆忙集結而來,比較疲憊,無力立刻作戰(zhàn)。因此只能充當警戒浦賀炮臺,和護衛(wèi)運兵船、補給船安全的任務。
心里暗罵了一句老狐貍,佩里忍住了脾氣,表示這樣很好。顯然英國人也沒有和幕府完全談妥,所以樂見美國人去削日本人一頓。
兩邊最終確認,英軍派遣海軍遮蔽浦賀洋面,監(jiān)視駐扎在浦賀的幕府軍。而美軍全力進攻富津炮臺,英軍會派二到三百人,作為戰(zhàn)場觀察團,協(xié)助美軍的登陸。
美軍也不是說三千人一擁而上,而是按照以前獲取的情報,和現(xiàn)在實際測量了解的情況,選擇了兩處可以登陸的灘頭。海軍在海上展開炮戰(zhàn),陸戰(zhàn)隊快速抄后,速戰(zhàn)速決。
為了避免出現(xiàn)過大的戰(zhàn)損,佩里的想法很簡單,用相對更加靈活機動,不受風力和風向影響的蒸汽戰(zhàn)船出戰(zhàn)。不是為了摧毀富津炮臺,只為了吸引富津方面的注意力罷了。
明明已經(jīng)開戰(zhàn),雙方卻又這樣度過了一個難以入眠的靜夜……
第二天拂曉,美軍艦船早早催煙生火,驅動鍋爐,諸軍匆匆吃完早餐,便自后方上來三條運兵船。林林小艇,密布在運兵船的四周,美軍海軍陸戰(zhàn)隊的一千二百名士兵做好了準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