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禁中聽聞亦喜悅-《江戶旅人》
第(1/3)頁
普廷雅從浦賀回到船上,急忙召來自己的屬下,同時還是艦隊旗艦“阿芙樂爾”號【注1】艦長的伊茲爾麥捷夫海軍大尉商議。
憑借現在俄國海軍的四條大小戰艦,有沒有挑戰幕府設置在浦賀和富津一線的炮臺的實力?海軍士兵有沒有可能登岸,擊敗駐守在炮臺的幕府軍?
伊茲爾麥捷夫之前沒有上岸,只在海上遙遙觀望了陣列在海灘邊的幕府軍士兵,以及炮位森然羅列的炮臺。俄國全軍上下滿打滿算,只有一千來號人。除開必要的留守水兵之外,頂多五六百人上岸。
僅憑五六百人,恐怕難以擊敗普廷雅口中超過兩千人的幕府軍隊。就算是擊敗了,俄軍的損失也必定十分慘重。
而幕府肯定不止這兩千人,在香港獲得的情報是幕府大致有約一萬人的軍隊,分布在從江戶灣到江戶本城的數十公里防御部門中。
俄軍幾百人,肯定不夠給他們造的。且就算擊破了浦賀和富津一線的防御,內里的品川炮臺防御連擁萬眾來戰的英美聯軍都沒打破,更不要說俄軍了。
我干不了,您另請高明吧!
見伊茲爾麥捷夫推辭,普廷雅心中很是不爽。在阿穆爾河(我為啥用這個名字,不是因為我不愛國,是因為審核和舉報)地方,甚至二三百俄軍就能恐嚇當地的駐軍。在浦賀,四條戰艦,上千俄軍難道要無功而返?
第二日談判繼續,普廷雅換了一個套路,不再以武力威脅,而是以什么“列國一致”、“自由平等”、“世界公理”等借口要求幕府對俄羅斯開國,并且獲得和英法一樣的所謂最惠國待遇。
忠右衛門給他的答案當然還是不行,你要來貿易可以的,除了這個其他都免談。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懷的什么心思?
自彼得大帝開始,沙俄一直在謀求世界各大洋通航!
現在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圣彼得堡已經得到了,黑海正在和奧斯曼,以及奧斯曼背后的英法爭奪。剩下的就是印度洋和太平洋,印度洋爭奪的關鍵在于伊朗和阿富汗地區。而太平洋的爭奪,則集中在遠東地區。
若果有機會,你問問尼古拉一世和亞歷山大二世,愿不愿意在日本割占一塊土地,獲得在太平洋上的永久不凍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