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領內五年計劃-《江戶旅人》
第(2/3)頁
“怎么看?”
“或許洋人在清國,一時間須得增開十余口,難以顧及日本。”忠右衛門這話其實頗有些投降派的意思。
英法美俄等國在清國橫行無忌,一下子又擭取了龐大的利益。整個清國沿海,幾乎無處不開口,無處不通商。連海南島和臺灣島都被劃出通商口岸,長江內口,更是不忘。
為了瓜分如此龐大的侵略利益,英法等國此時的目光,顯然應該都聚焦在清國,等閑三五年內,是沒有心思來管日本的。
這種想法,舉個不算恰當的例子,春秋戰國的時候,韓魏看到秦國攻趙,只是慶幸,而不是緊張。畢竟強秦攻的不是我,我又能夠得到一夕之安寢了。當然啦,等到秦國攻打韓魏的時候,趙國大抵也是這么一個想法。
現在忠右衛門的意思也和這個差不多,列強暫時吃清國就能夠吃飽了,一時間沒有空來管咱們,咱們還是安全的。
但是趁著這個當口,幕府必須做點什么!
“繼續說……”德川家定看忠右衛門的樣子,就知道忠右衛門的話還沒有說完。
“故往十余年,自前代濱松侯在時,幕府便銳意改革。兵馬炮船,洋槍新軍,一時齊備。然則兵馬多仰借洋款,或是苛征于百姓。四方紛紛,六十六國儼然有騷動之意。”
很現實的,幕府自德川家慶任用水野忠邦以來,建立近代新軍,加強國家武備,設置新式炮臺。現在又是辦鐵道,又是立電報,各種項目不斷上馬。
可是國家的整體發展水平如何了呢?
還是一團糟!
日本,整個國家到現在還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農業國,百分之八十強的百姓,其生活狀態,同一千年,乃至兩千年前,幾乎沒有任何變化。貧窮凋敝化的鄉村,正在吞噬著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卑微農民的生命。
如果一直靠借洋債或者是盤剝農民,幕府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洋債不是那么好借,有諸多的附加條件。盤剝農民的話,更是已經到了極限,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怎么辦?必須改變方法,開始發展國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