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要錢之道難上天-《江戶旅人》
第(1/3)頁
明年?
這不是開玩笑嘛!
大伙兒誰不知道誰啊,井伊直弼在任上大規模的商借洋債,打得就是我先花了我先爽,等我死了后面人愁的主意。那玩意兒咋說的,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今年欠的餉,你說你們英國今年的財政預算編列完了,撥不出這筆錢來了,要等明年。明年還不知道你們的首相換不換人呢,就算首相不換人,明年的預算就一定能夠保證把這幾十萬編列進去,然后劃撥到位?
登時松平齊宣的臉色就不好看了,可是他是場面人,已經不是十幾歲肆意妄為的年紀。而且來之前,知道僅僅為了平定印度的騷亂,英國人就調集了十幾萬大軍,用了四千多萬軍費。
他這人是霸道囂張,可是又不是蠢蛋!
很清楚此時的幕府是不可能和英國人直接翻臉的,所以只是語調轉為平淡。和阿爾考克說明諸軍欠餉,鼓噪不休的實際情況,撫恤你拖幾個月暫且能夠敷衍,欠餉你要是不補齊,事情必定轉為不可控。
見松平齊宣的模樣不似做偽,阿爾考克也知道軍餉確實欠的有點多了。可是英軍哪支部隊不欠餉?打仗的時候,那當然得慣著丘八們。仗都打完了,誰還管這些。
況且歐洲的軍隊欠餉是一種慣例,很多君主認為,對雇傭軍拖欠餉俸,是保證他們繼續作戰的一種手段。這樣可以使得那些雇傭軍,顧念自己沒有拿到的錢,而留在本方陣營內,避免轉投他人。
當然啦,要是對面拿著現錢來,比如意大利的某些戰役中,你就是欠著軍餉,人家也會跑路的。
“既然如此,一周內,我會再轉交給貴國十萬磅。”阿爾考克想了想。
他在平定印度大起義中的功勞已經報到了倫敦,但是駐日公使的職務一時半會兒也辭不了,他還得在日本干上一年半年的。為免將來同幕府不好見面開口,還是想辦法再籌措一點,把傳習隊給應付了再說。
不能讓傳習隊這邊的事情,拖累了他的晉升之路。他現在的全副精神,都得放在設法找人去倫敦活動一事上。在印度晃了小二年,阿爾考克也有了一份豐厚的宦囊,現在可不得掏出來一部分,送到倫敦去,讓倫敦的老爺們為自己說說好話。
“還請公使先生,多加轉圜,盡速撥款。”松平齊宣說完,也起身告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