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以役代工上鐵道-《江戶旅人》
第(2/3)頁
為將軍服役,不僅要自己花錢做工程,連飯食都得自備。歷史上最慘的就是島津家被幕府要求出錢出人整備三川工程,幕府的命令又急,工程的進度又趕,島津家因為如此嚴苛的勞役,又餓又病,登時死了好幾十個人。
連監督工程進行的幕府旗本都看不下去了,這干的不是人事啊,太畜生啦。然后就切腹向幕府死諫去了。
既然有這樣的先例在,忠右衛門以封建君臣大義,要求鐵道沿線的諸侯出勞役之后,就能夠名正言順的給那些武士發補貼了。
或者也不能算是補貼,就是簡單地扶持米。你一個人脫離了原來的藩國,在外面為我德川忠正服役,我這個人比較寬容,所以給你加發兩人份的扶持米。你自己吃一份,你家里還有妻子也得吃一份是吧。
很樸素,很自然的“賞賜”對不對?
我身為將軍,本來就是應該對臣下時時賞賜的。以顯示我富有日本列島六十六國,充滿上位者的仁慈與大度。
只要這個補貼,按時按刻的發放給那些出來為德川鐵道工作的諸藩武士,那么他們會怎么想?會怎么做?會不會擁護德川幕府的統治?進而擁護德川忠正呢?
在他們自己藩內,一年只有十石米,或者二十石米的知行。按照《武士的家計簿》的記錄,知行一般只能到手一半,作為俸祿。即使是這么一點點的俸祿,諸藩因為財政困難,往往還強行要求武士奉納三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
那種知行二十石的足輕,也就是徒士,俸祿到手十石,諸侯扣走三石。全家五六口人,一年到頭只有六七石米。一日兩餐,吃飽都十分困難,遑論是干點別的了。
這時候他們的大救星忠右衛門就出現啦!
來我們德川鐵道上面工作,你們自己藩內的俸祿領著,我這鐵道上還有一份補貼給你。不僅如此,每年還發兩身制服,發兩雙鞋子,夏天發蚊帳,冬天發勞保手套。基本上你本人這張嘴,德川鐵道就全部管上了。
吃穿住什么的,全都是德川鐵道包圓的。會社發的補貼則都可以拿回去補貼家用,甚至穿舊了穿破了的制服,拿回家改改,給孩子穿也是可以的嘛。
君不見這年頭,村里跑著的孩子,十個有九個光著屁股。那個不光的,穿的也是破破爛爛。能有條褲衩子,那就是“體面人”啦。
第(2/3)頁